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初级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VIP

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初级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PAGE页,共NUMPAGES页

初二语文

(2025.10)

一、积累运用(21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下列小题。

传统色彩种类繁多,让人眼花□乱,色彩文化更是伴随着社会生活与时代历史的变迁,经历了漫长的更迭演变,得到了全新的传承与演绎。色彩是古人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传统色彩融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拥有别出心(cái)______、诗意盎然的名称:桃夭、秋香、缥碧、月白、(fēi)红……使人产生无边遐思——粉红的桃花在风中摇曳,金黄的稻谷在秋日成熟,青绿的溪水在山涧流淌……只有中国的色彩,才能这般美得不可方物。

(1)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①别出心(cái)______②(fēi)红_____③流(tǎng)______

(2)给导语中加点字“缥”选择正确的读音。()

A.piǎo B.piāo

(3)填入□处的汉字,最合适的一项是()

A.瞭 B.缭

【答案】(1)①.裁②.绯③.淌(2)A(3)B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①别出心裁(biéchūxīncái):指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②绯红(fēihóng):指鲜红色。

③流淌(liútǎng):指液体流动。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

缥碧(piǎobì):指淡青色。故选A。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

眼花缭乱(yǎnhuāliáoluàn):形容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故选B。

2.请你根据古诗文积累,补全下面梳理单。

手法

名句

情思

(1)____

相顾无相识,(2)_________。(王绩《野望》)

避世隐居

借景抒情

(3)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4)_______

比喻

(5)_________,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孤独忧伤

拟人

(6)_________,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7)_______

比喻

庭下如积水空明,(8)_________,盖竹柏影也。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从容闲适

对偶

(9)_________,望峰息心;

鄙弃世俗

(10)_________,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结论:我们发现古人追寻自然风光,不仅追寻山水之美,还追寻内心的丰盈与理想的家园。

【答案】①.用典②.长歌怀采薇③.日暮乡关何处④.愁苦思乡⑤.征蓬出汉塞⑥.仍怜故乡水⑦.眷恋故乡⑧.水中藻荇交横⑨.鸢飞戾天者⑩.经纶世务者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薇、暮、蓬、怜、藻、荇、鸢、戾、纶、世”等字词容易写错。

(1)王绩《野望》尾联“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意为:(大家在田野里相遇却)互不相识,我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伯夷、叔齐,长歌一曲《采薇》。“采薇”典出《史记·伯夷列传》,商朝遗民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后遂以“采薇”指代隐居生活。诗人此处借用此典,并非简单提及,而是借此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在隋末唐初的乱世中,彷徨无依、孤独苦闷,因而向往并效仿古之隐士,决心归隐山林的心志。这正是运用典故来委婉抒怀。

(4)崔颢《黄鹤楼》尾联“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意为:暮色渐渐漫起,哪里是我的家乡?江面上烟雾笼罩,波涛浩渺,更使人滋生无限的哀愁。诗人登上黄鹤楼,由“日暮”这一特定时间触发,古人常以日暮象征年华流逝或归宿难寻,自然引发出对故乡下落的茫然追问。眼前所见“烟波江上”的苍茫景象,又为这怀乡之情增添了浓重的迷惘与哀伤色彩。此联融情于景,将无限的愁思与浩渺的烟波交织在一起,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漂泊异乡、思念故土的愁苦心境。

(7)李白《渡荆门送别》尾联“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意为:我依然喜爱这来自故乡的江水,它不远万里,一路护送着我的行舟。诗人不直接说自己思念故乡,而是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故乡的江水以人的情感,仿佛它怀着深情厚谊,依依不舍地“万里送行”。一个“怜”字(意为“爱”),饱含了诗人对故乡山水、对故土一切的深深喜爱与眷恋。这种不说自己恋乡,而说故乡水深情送己的写法,更为婉曲动人,深刻表达了诗人初次离乡时对故乡的无限眷恋与惜别之情。

3.根据律诗等有关知识,选出填入下面律诗空缺处恰当的一项。()

春日书情赠别司空曙

[唐]卢纶

壮志随年尽,谋身意未安。

风尘交契阔,老大别离难。

腊近晴多暖,__________。

谁堪少兄弟,三十又无官。

A.月斜五更眠 B.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h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个人会员请填写与您文档内容相关的关键词作为昵称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