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初二语文八年级(下)教学设计
24、唐诗二首
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备课人:
题
教1.反复诵读,熟读成诵,把握诗歌内容,领会诗歌所表现的生活状况。
学2.通过朗读领会人物形象,感受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
目3.体味诗歌的意境,以及作者关心民生疾苦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标4.激发学生阅读和欣赏诗词的兴趣,指导学习方法,在学习中感受古代诗歌艺术的魅
力。
教1.反复诵读,把握诗歌内容,领会诗歌所表现的生活状况。
学2.通过朗读领会人物形象,感受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
重3.体味诗歌的意境,以及作者关心民生疾苦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难
点
教学流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文】
导语:
“杜甫很忙”
2012年3月,杜甫突然在网络爆红,关于杜甫的涂鸦图片在微博上疯转。在这些
对语文课本图片的“再创作”里,杜甫时而手扛机枪,时而双手抱吉他,时而摆造型自
拍,时而脚踏摩托……被网友戏称为“杜甫很忙”。这一组“杜甫很忙”的课本涂鸦
图片,让已经成名1200多年的“诗圣”杜甫,突然又成了“微博红人”。
二、【走进作者】
1、考考你
他是唐代最伟大现实主义的诗人。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年代。他的诗多沉郁顿
挫,后人尊称他为“诗圣”,他的诗反映了当时的现实,故被誉为“诗史”。
2、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因居少陵,自称少陵布衣、少陵野老,因其做左拾遗、
检校工部员外郎,称杜拾遗、杜工部,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杜工部集》,与
李白并称“李杜”,又因有别于杜牧,亦称“老杜”。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之时,
其诗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诗风“沉郁顿挫”,语言精炼传神,
对后世诗人影响极大,他被誉为“诗圣”。
3、你能说出杜甫的一些诗歌吗?
如:《望岳》《春望》《春夜喜雨》
3、背景链接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选自《杜诗详注》卷十(中华书局1979年版)。安史之
乱造成时局动荡,百姓颠沛流离。公元759年底,为了躲避“安史之乱”,杜甫来到成
都。第二年,杜甫在成都涣花溪畔营建了一座草堂,后世称“杜甫草堂”。在成都的草
1
堂,杜甫总算暂时过上了安定的日子。这时,他已经49岁了。
可好景不长,草堂营建不到一年,蜀中政局发生了变化。御史大夫崔光远来兼成都
尹,他是个不学无术的赌棍,对诗人杜甫当然不会尊重。761年8月,成都平原风雨成
灾。草堂被吹破了,草堂前的一棵200年的楠树也被拔倒了。就在诗人政治上受到冷遇,
又加风雨成灾的情况下,杜甫写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三、【解题】
1、解题
“茅屋”,即杜甫于肃宗上元年(760),在朋友帮助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
草堂。
为…所:被
歌:古诗体裁之一,通称“歌行体”。
因“茅屋为秋风所破”而“歌”,这是一首记事抒情诗。
2、“歌行体”
歌行,古代诗歌的一种。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或“行”的颇多,二者
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
富于变化。
四、【读懂诗意】
1、注音
怒号(háo)三重茅(chóng)挂罥(juàn)长林梢(cháng)飘转(zhuǎ
n)沉塘坳(ào)俄顷(qǐng)布衾(qīn)恶卧(è)丧乱(sāng)广
厦(shà)大庇(bì)突兀(wù)见此屋(xiàn)
2、结合注释疏通文意,不懂的字词小组合作讨论,小组内不能解决的提出来全班一起
讨论。
参考译文:
、八月,秋已深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