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大学生环保知识竞赛题库(判断题题目及答案).docxVIP

2025年全国大学生环保知识竞赛题库(判断题题目及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全国大学生环保知识竞赛题库(判断题题目及答案)

1.红树林是生长在淡水环境中的木本植物群落。(错误)

解析: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群落,适应咸水或半咸水环境,具有防风消浪、固碳护岸的生态功能。

2.PM2.5是指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能进入人体肺泡。(正确)

解析:PM2.5粒径小,可穿透呼吸道防御机制,直接进入肺泡甚至血液循环,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

3.我国人均水资源量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属于水资源短缺国家。(正确)

解析:我国水资源总量约2.8万亿立方米,但人均不足2000立方米,远低于世界人均8000立方米的水平,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

4.塑料垃圾在自然环境中完全降解需要约200500年。(正确)

解析:常见塑料如聚乙烯(PE)、聚丙烯(PP)等在自然条件下难以被微生物分解,需数百年才能完全降解。

5.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具有净化水质、蓄洪抗旱的作用。(正确)

解析:湿地通过植物吸收、微生物分解等过程去除污染物,同时能调节地表径流,是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区。

6.使用一次性木筷比重复使用塑料餐具更环保。(错误)

解析:一次性木筷需消耗森林资源,每生产1万双木筷约需0.3立方米木材;而塑料餐具若重复使用,单位使用成本的资源消耗更低。

7.垃圾分类中,废旧电池属于有害垃圾。(正确)

解析:废旧电池含汞、镉等重金属,随意丢弃会污染土壤和水源,需特殊处理,属于有害垃圾。

8.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碳捕捉等方式,将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全部抵消。(正确)

解析:碳中和的核心是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即排放的二氧化碳通过吸收或技术手段完全中和。

9.我国森林覆盖率已超过24%,但仍低于全球31%的平均水平。(正确)

解析:2023年数据显示,我国森林覆盖率达24.02%,但全球平均约31%,仍需持续推进国土绿化。

10.过度使用化肥会导致土壤板结,但不会污染地下水。(错误)

解析:化肥中的氮、磷等元素随雨水渗透会污染地下水,导致硝酸盐超标,威胁饮用水安全。

11.世界环境日是每年的6月5日。(正确)

解析:1972年联合国大会将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旨在提高全球环境意识。

12.电动汽车完全不产生碳排放。(错误)

解析:电动汽车的碳排放主要来自电力生产环节(如燃煤发电),其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取决于能源结构。

13.珊瑚礁是由珊瑚虫的骨骼长期堆积形成的,对海洋生物多样性至关重要。(正确)

解析:珊瑚礁为25%的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被称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

14.空调温度设置为26℃比22℃更节能。(正确)

解析:每提高1℃,空调能耗可降低约10%,26℃是兼顾舒适性和节能的推荐温度。

15.我国已全面禁止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吸管。(错误)

解析:我国实施“限塑令”,逐步禁止、限制部分一次性塑料制品,但尚未全面禁止,替代产品(如纸吸管、可降解塑料吸管)正在推广。

16.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滞后性和累积性,因此治理难度大于大气和水污染。(正确)

解析:土壤污染需通过实验室检测才能发现,污染物迁移缓慢且易累积,修复周期长达数十年甚至百年。

17.光污染会干扰动物的昼夜节律,影响鸟类迁徙和昆虫繁殖。(正确)

解析:人工光源会改变动物的生物钟,例如导致候鸟迷失方向、夜行性昆虫无法正常交配。

18.我国首个国家公园是三江源国家公园。(正确)

解析:2021年10月,我国正式设立第一批5个国家公园,其中三江源国家公园是首个。

19.废旧衣物属于可回收物。(正确)

解析:干净的废旧衣物可通过专业渠道回收,经处理后制成再生纤维或工业材料,属于可回收物。

20.焚烧秸秆会增加空气中的PM2.5和一氧化碳浓度。(正确)

解析:秸秆焚烧时会释放大量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和一氧化碳,是秋冬季节雾霾的重要成因之一。

21.臭氧在对流层是污染物,在平流层是“地球保护伞”。(正确)

解析:平流层臭氧能吸收紫外线,保护生物;对流层臭氧则是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对人体和植物有害。

22.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属于耕地资源紧张国家。(正确)

解析:我国耕地面积约19.18亿亩,人均不足1.4亩,远低于世界人均3.38亩的水平。

23.工业废水经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即可直接排入自然水体。(正确)

解析:达标排放是指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等规定,处理后的废水可进入水体,但需结合受纳水体的环境容量评估。

24.食用野生动物可能增加人畜共患病传播风险。(正确)

解析:野生动物携带多种病原体(如冠状病毒、禽流感病毒),食用或接触可能导致

文档评论(0)

134****90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