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2/NUMPAGES2
读红岩铁血志,铸今朝少年魂脉
——《红岩》整本书阅读
一、文本解读
(一)作者简介
罗广斌(1924—1967),四川省成都市人。1945年,参加地下党领导的革命外围组织“民青社”。1946年初,被派往滇南以教书为名,开展农村工作。后又调回重庆。1948年3月在重庆西南学院由江竹筠介绍入党。同年9月,因叛徒出卖被捕,先后被囚禁在重庆中美合作所渣滓洞、白公馆集中营。1949年11月27日越狱脱险。重庆解放后,曾在重庆团市委、长寿湖渔场担任领导工作。为了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他经常讲述革命战士在狱中坚持斗争的故事,并利用业余时间,编辑出版了重庆集中营烈士诗集《囚歌》(1950年)。与杨益言、刘德彬合写了报告文学《圣洁的血花》(1950年)、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1958年)。1958至1961年,与杨益言合著长篇小说《红岩》。1962年调往重庆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任创作员。“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致死。1978年得到平反昭雪。
杨益言(1925—2017),原籍四川省武胜县,生于重庆市。曾在同济大学读书。因参加反对美蒋的学生运动被学校开除。1948年8月在重庆被特务机关逮捕,囚禁在渣滓洞集中营。重庆解放后,曾在中共重庆市委、团市委工作。在“文化大革命”中,杨益言被诬陷为“叛徒”“特务”“反革命”,粉碎“四人帮”后,杨益言才彻底平反,后担任重庆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专业作家。
(二)文体特征
《红岩》为我们塑造了一组革命英雄的群体形象。人物形象众多,性格鲜明,善于刻画人物,塑造英雄群像,对反面人物的刻画也十分深刻。
小说描写了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思路清晰,叙述井井有条。作者以一些主要人物的活动为中心,牵引出不同的斗争线索。全书背景广阔,人物众多,斗争错综复杂但章法井然,结构宏伟严谨而赋予变化,艺术构思独具匠心。
注重心理活动的描写和环境气氛的渲染。由于狱中斗争的隐蔽性和情境的特殊性,人物的内心活动必然更加丰富复杂,《红岩》在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塑造人物形象的同时,也十分注重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渲染环境气氛。
(三)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由三重因素构成:1949年重庆大屠杀的惨烈,作者亲历600天囚禁的苦难,以及创作动机——告慰牺牲战友、揭露敌人暴行、传递精神火种。这些背景赋予了作品深刻的历史意义和情感力量。
小说中‘渣滓洞’‘白公馆’均为真实存在,70%情节源自烈士遗书与审讯档案。这种高度的历史真实性,使得《红岩》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革命历史的生动见证,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教育意义。
故事聚焦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庆,作为国民党西南统治中心,此地设“中美合作所”集中营(含渣滓洞、白公馆)对共产党人及进步人士实施残酷镇压1949年重庆解放前夕,敌人制造“11·27”大屠杀,而狱中志士始终坚守信念,开展不屈不挠的抗争,小说以此为背景展现艰苦卓绝的狱中斗争。
(四)作品价值
小说《红岩》出版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先后被改编成电影《烈火中永生》和豫剧《江姐》等,从1961年出版至今先后印刷50多次,发行近千万册,是目前我国发行量最大的小说之一,被誉为“共产主义的奇书”,并被翻译成多种外国文字,在国外为中国文学赢得了巨大声誉。
(四)教材分析
《红岩》描写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的形势下重庆的国民党当局疯狂镇压共产党领导的地下革命斗争。着重表现以齐晓轩、许云峰、江雪琴等共产党人在狱中所进行的英勇战斗,虽然最后惨遭屠杀,但却充分显示了共产党人视死如归的大无畏英雄气概。
(五)学情分析
八年级语文第一单元就是新闻单元,学生对纪实作品有了初步了解,并且八年级上学生也可以在中国近代史中对于中国革命,解放战争有了不少了解,所以八年级学生有能力读好《红岩》这部作品。但《红岩》中的人物形象(如江姐、许云峰等)具有崇高感和传奇性,容易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但作品时代背景遥远、人物众多、情节复杂,可能使部分学生在阅读初期感到枯燥或难以深入。因此,教学中需通过创设情境、组织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如开展角色扮演、诗歌朗诵、课本剧表演等活动,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作品的魅力。
二、整本书阅读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文本解读,此单元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1.积累文中富有感染力的词句,理解革命话语的内涵提高对文学语言的鉴赏和运用能力。2.纪实文学的特点,掌握纪实类文学阅读方法。
2.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培养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
3.感受革命英雄的崇高精神之美,体会作品的艺术特色,提升文学审美素养。
4.领悟红岩精神的内涵,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三、阅读方法
1.还原历史情境,把握时代特点。
事前查阅资料。通过互联网、图书馆等渠道,我们可以对《红岩》创作的历史背景进行查询。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1 三峡:品奇山异水 赏三峡之美(大单元教学课件)语文统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pptx
- 14 唐诗五首之渡荆门送别:江天何辽朗,我心欲飞翔(大单元教学课件)语文统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pptx
- 14 唐诗五首之钱塘湖春行:“最美西湖”诗歌大赛(大单元教学课件)语文统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pptx
- 17 散文二篇 联读:共赴一场生命的赞歌(大单元教学课件)语文统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pptx
- 18 昆明的雨:雨韵悠扬 诗情画意(大单元教学课件)语文统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pptx
- 第五单元:探说明真义,寻地标魅力(大单元教学设计)语文统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docx
- 语文统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红岩》(大单元分层作业)(含解析).docx
- 语文统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11三峡(大单元分层作业)(含解析).docx
- 语文统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12短文二篇(大单元分层作业)(含解析).docx
- 语文统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13与朱元思书(大单元分层作业)(含解析).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