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熊孩子”?是“放养”还是“坑娃”?
小编希望“熊孩子”?是“放养”还是“坑娃”?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有必要请您下载收藏以便备查,接下来我们继续阅读。
熊孩子?是放养还是坑娃?
我小时候,爸妈的要求很高,限制也有很多。对父母虎妈狼爸式的教育方式,她完全不认同。不希望孩子有太多约束,给他最大的自由。但陈妈发现,她以为很适合孩子的放养,却在孩子一点点长大后让她头疼不已:熊孩子动不动就会出现很过火的行为,这时候她再来制止,孩子要么完全不听,要么脾气爆发。
熊孩子出没,与家长的放任不无关系
陈妈一直觉得自己的养育方式很不错。从儿子出生到现在的大班,基本上做什么都是按孩子的心意来。吃饭、早晚作息、玩耍、看电视,几乎都没有约束。她觉得这是充分尊重孩子的个人意愿,有时候难免有冲突,但此时,陈妈通常会对自己原本的原则缴械投降,对孩子听之任之。
和对孩子期望值过高,做一些拔苗助长的事情的严管方式相对,不在少数的年轻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没有计划、缺乏规范,随意放纵。杭州市丁老师在家访中发现,有些熊孩子在客人面前的表现很让客人和家长尴尬,这其实和家长之前的放任不无关系。
比如,老师家访时,有些孩子会兴奋过头,出现一些过激的举动,或举着脚丫对着老师的脸,或在房间里一边跑一边叫喊,并挥动着自己的玩具熊。
家长看到孩子这样,肯定会制止,但很多时候并不起作用。丁老师说,其实,在这种严重偏差行为出现之前,孩子已经有了类似行为的积累,最终,到了某一个点就爆发了。
家长的逆反,传递到了孩子教育上
这些年轻家长的育儿方式并不罕见。
在浙江省家庭教育学会专家看来,现在的年轻家长,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的成长环境往往是以自我为中心。他们成长中其实也会碰到很多困境,其实是他们的家长给处理掉了,他们从小到大的规则意识并不强,再加上现在的社会强调个性化,注重创意,他们自己当了父母后,会觉得规则太多,对孩子将来的创新能力是不利的;另一方面,这些年轻家长小时候接受的基本上是应试教育,这种教育把人压得变形了,很多人特别逆反,比如经常会说我以后不让我的孩子怎么样,但不怎么样到底意味着什么,他们对这个概念并不清楚,只是觉得,孩子在小的时候要放他,让他快乐,自由。专家说,他们忽视的是,人的成长其实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孩子两岁到四岁的规则意识、秩序的敏感期,太过强调快乐、自由,往往会错过了这个敏感期,到时候再想建立规则意识,要花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力气。
另一个情况,是有部分家长未必是想让孩子自由,而是想让自己少麻烦,有些平时很少管孩子,扔给祖辈,而祖辈隔代管往往会非常宠,有很多的包办,这样的孩子到了有很多规则的学校,就很难适应。
对孩子要重天性,也要重规矩
一些家长对孩子放任,则表示自己是学习西方育儿方式,觉得国外孩子很追求个性,家长很放,这其实是很片面的理解。
西方的家庭,其实很注重孩子在各种场合规则意识的培养,有着最基本的规范和礼仪。
丁老师对奥巴马的九条家规印象很深:这九条家规,包括作息、劳动、交友等方面,是对孩子底线的要求,你可以自由成长,但是你不能过那个界,但是我们现在很多家长却认为一旦自由,就没有界了,你怎么做都可以。尤其在生活规范上,觉得孩子尚小,要求很松。
前段时间,丁老师家来了个美国小客人一个三年级的小姑娘。她发现,美国姑娘的家教很严,让她很有触动。小姑娘三年级,和所有孩子一样,对糖果毫无抵抗力。在吃了一颗糖果后,她询问妈妈可不可以吃第二颗,妈妈很明确地说,不可以,她就平静地接受了。小姑娘的妈妈说,每天吃多少糖果,在他们家是原则,原来怎么定的,就怎么执行,不会因为是在外做客而有例外。这位妈妈还告诉丁老师,如果孩子哭闹耍赖,还有相应的政策。再比如,过万圣节,孩子们结队去讨糖,老师会说好讨来的糖要如数上交,不能自己偷偷吃,孩子们都要遵守,每个孩子分了糖带回家,放进柜子,说好每天吃几颗就吃几颗,没有例外。
小姑娘的妈妈说,每年,家规都会有一些变动,会提前和女儿说好。她的家规有:玩玩具,拆了一个要先玩好,再拆另一个;被子要自己叠,房间要自己整理;美国是个文化大熔炉,孩子一起玩要尊重别人的文化差异,不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等等。
定下家规,对孩子的规则意识是一个很好的培养。丁老师发现,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的天性有着足够的重视,但与此相匹配的规范就没有足够重视。而且,很多大人很容易自己破自己定下来的规矩,一旦破了,再跟小孩说就没有用了。规则一旦定下,就要遵守,赏罚分明,孩子破界,就要承担相应的后果。
让孩子明白为什么不能这么做
对孩子来说,一些最基本的规范是必须的。这种约束,比起去限定孩子不去做什么,更多的是应让孩子知道为什么不能这么做。杭州市李老师说。
李老师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女孩很任性,经常发脾气,爸爸就要求她每发一次脾气就在篱笆上打一颗钉子,如果控制住脾气或者道歉了,就可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真题.pdf
-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高频考点知识梳理.docx
- 全国通用版高中数学第十章概率知识点梳理.docx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相互作用力知识点梳理.pdf
-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高频考点知识梳理.docx
- 【精品】宝宝2个月零3周的生长发育标准及护理知识.doc
- 2023年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一易错题集锦.docx
-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五章抛体运动微公式版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docx
- (完整版)词语搭配、句子.ppt
- (完整版)记叙文阅读之段落的作用.ppt
- 养老评估师中级行为面试题库及案例分析.docx
- 面试培训督导时考察其课程理解能力的题目.docx
- 税务专员面试中关于增值税政策的常见问题解答.docx
- 2025宁波市医疗保障局局属事业单位宁波市医疗保障基金管理中心招聘事业编制工作人员1人备考试题附答案.docx
- 2025咸宁市汉口银行咸宁嘉鱼支行招聘笔试历年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 2025北京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院招录笔试备考题库附答案.docx
- 2025四川成都市龙泉驿区青台山中学校秋季教师招聘22人笔试试题附答案解析.docx
- 2025台州市银龄讲学计划教师招募13人笔试参考试题附答案解析.docx
- 2025中国铁建公开招聘42人笔试题库附答案.docx
- 2025中智咨询研究院社会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