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胫骨平台诊疗指南
胫骨平台作为膝关节重要的负重结构,由内侧平台、外侧平台及髁间隆起共同构成,其表面覆盖透明软骨,周围与交叉韧带、侧副韧带、半月板等软组织结构紧密相连,共同维持膝关节的稳定性与运动功能。胫骨平台骨折多因直接或间接暴力导致,常合并韧带、半月板损伤及关节软骨破坏,若治疗不当易引发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因此规范诊疗流程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一、损伤机制与分类
胫骨平台骨折的发生机制与暴力方向、强度及患者年龄密切相关。高能量创伤(如交通事故、高处坠落)多导致复杂骨折,低能量损伤(如老年人跌倒)则因骨质疏松更易出现塌陷型骨折。根据暴力作用方向,外翻应力(如膝关节外侧受撞击)常引发外侧平台劈裂或塌陷,内翻应力(如膝关节内侧受撞击)易导致内侧平台损伤,垂直压缩暴力(如轴向载荷)可造成平台中央塌陷,而复合应力(如旋转加轴向载荷)则可能引起双髁骨折或干骺端-骨干分离。
目前临床广泛采用Schatzker分型系统,该分型基于骨折形态及累及部位,将胫骨平台骨折分为六型:
I型:外侧平台单纯劈裂骨折,无塌陷,常见于年轻患者,由外翻应力导致;
II型:外侧平台劈裂合并塌陷,劈裂骨折块向外侧移位,塌陷区多位于平台中央;
III型:外侧平台单纯塌陷,无劈裂,常见于骨质疏松患者,因垂直压缩暴力引起;
IV型:内侧平台骨折,可表现为劈裂或塌陷,多由内翻应力导致,常合并交叉韧带损伤;
V型:双髁骨折,内外侧平台均发生劈裂,骨折线常通过髁间隆起;
VI型:平台骨折合并干骺端与骨干分离,即骨折线延伸至胫骨骨干,形成“漂浮平台”,为高能量损伤的典型表现,常合并软组织严重损伤。
二、临床表现与评估
患者多有明确外伤史,伤后膝关节迅速肿胀(因关节内积血或积液)、疼痛剧烈,活动完全受限。查体可见膝关节周围压痛(外侧或内侧平台区显著)、局部瘀斑,若合并韧带损伤,侧方应力试验(内翻或外翻时关节间隙增宽)或抽屉试验(前/后向不稳定)可呈阳性;若存在血管损伤(如腘动脉损伤),可出现足背动脉搏动减弱、小腿远端皮肤苍白或花斑;神经损伤(如腓总神经损伤)则表现为足背伸无力、小腿外侧及足背皮肤感觉减退。
影像学评估是明确诊断的核心。X线正侧位片可初步显示骨折线、塌陷及移位,但对细微骨折或复杂分型的辨识度有限;CT平扫(层厚1-2mm)结合三维重建能清晰显示骨折块大小、移位方向、塌陷程度及关节面台阶,是制定手术方案的关键依据;MRI检查可评估半月板(撕裂类型及部位)、韧带(完全或部分断裂)、关节软骨(损伤范围)及骨髓水肿情况,对合并软组织损伤的判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三、治疗原则与方案选择
治疗目标为恢复关节面平整(台阶≤2mm)、下肢力线(机械轴偏差≤3°)及膝关节稳定性,降低创伤性关节炎风险。治疗方案需综合考虑骨折类型、移位程度、患者年龄、全身状况及软组织条件。
(一)非手术治疗
适用于无明显移位(塌陷≤2mm、成角≤5°)的稳定骨折(如SchatzkerI型无移位、III型轻度塌陷),或合并严重基础疾病(如心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碍)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治疗措施包括:
1.制动与抬高:使用长腿石膏托或可调节支具固定膝关节于伸直位(0°),下肢抬高20-30°以促进消肿;
2.镇痛与消肿:早期(伤后72小时内)冰敷(每次15-20分钟,每日3-4次),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缓解疼痛,静脉输注甘露醇或七叶皂苷钠减轻软组织肿胀;
3.康复训练:伤后24小时开始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每次收缩5秒,放松5秒,每日3组,每组50次),预防肌肉萎缩;术后4-6周复查X线,若骨折线模糊可逐步进行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90°),8-12周根据骨痂生长情况开始部分负重(10-20kg)。
需注意,非手术治疗因无法完全纠正关节面塌陷或力线异常,长期随访约30%-50%患者可能出现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故需严格掌握适应症,对年轻、活动需求高的患者应优先考虑手术。
(二)手术治疗
1.手术时机
伤后6-8小时内(软组织未明显肿胀)或肿胀消退后(伤后7-10天,皮肤出现“皱纸征”)为最佳手术时机。若合并开放性骨折(GustiloI/II型),需急诊清创并一期内固定;GustiloIII型开放性骨折应优先处理软组织损伤(VSD覆盖),延迟(7-14天)行骨折固定。
2.手术入路选择
-外侧入路:适用于外侧平台骨折(SchatzkerI-III型),采用膝前外侧切口(起自股骨外上髁远端2cm,沿髌腱外侧缘向下至胫骨结节外侧),可充分显露外侧平台及半月板;
-内侧入路:用于内侧平台骨折(SchatzkerIV型),取膝前内侧切口(沿股骨内上髁至胫骨内侧髁后缘),注意保护隐神经分支;
-双切口:针对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