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古诗蟋蟀意象的含义总结范文.pdfVIP

高中语文古诗蟋蟀意象的含义总结范文.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古诗蟋蟀意象的含义总结

高中语文古诗蟋蟀意象的含义

⊙(1)品行高洁。

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

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

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由于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

之人品,自属于清高一型。

例1:骆宾王《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

信高洁,谁为表予心。”“lsquo;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

沉rsquo;两句中字字说蝉,也无一字不在说自己。露重”、

“风多”比喻环境的压力,“飞难进”比喻政治不得意,

“响易沉”比喻言论受压制。蝉如此,人也如此,二者融为

一体,寄托遥深。因为上书议政事,冒犯了武则天,被人诬

陷下狱。宾王愤懑之极,在狱中写下这首诗。

例2:王沂孙《齐天乐》:“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

例3: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他

们都是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

例4:李商隐《蝉》:“我亦举家清”。

⊙(2)悲凉凄切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

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

的同义词。

例1:唐人骆宾王《咏蝉》起首两句:“西陆蝉声唱,

南冠客思深。”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

之情。

例2:宋人柳永《雨霖铃》开篇是:“寒蝉凄切,对长

亭晚,骤雨初息。”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

之感已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

氛。

例3:三国人曹植《赠白马王彪》:“寒蝉鸣我侧”

例4:许棠的《蝉》,“报秋凉渐至,斯夜思偏清。默守

疑相答,微摇似欲行。”诗中的“默守”、“欲行”语义

双关,不但写蝉,而且写人,诗人的离愁别恨寄寓于蝉身上,

而蝉的孤单悲凉却是诗人的化身,而作者把这种羁旅之悲寄

托在蝉身上,体现出人作为普通生命体面对广漠宇宙所拥有

的孤独无助。

例5:朱熹的《宿寺闻蝉作》,“树叶经夏暗,蝉声今夕

闻。已惊为客意,更值夕阳薰。”客听到蝉鸣而惊,夕阳之

蝉,凄恻哀惋。夕阳西下,蝉不得不离白昼而去,在凄寒的

夜晚哀鸣,令人感到悲怆,而作者把羁旅之悲寄托在蝉身上,

体现出人作为普通生命体面对广漠宇宙所拥有的孤独无助。

“蝉”、“客”在一个“惊”字中合二为一,同在夕时发叹,

在读者的艺术想象中,两者可以换位,物我感应、融为一体。

例6: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

断,一树碧无情。”

蝉,作为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弱小生命体,朝饮甘露,

暮咽高枝,夏生秋亡,在苍茫宇宙中显得微不足道。然而正

是它的这一生命规律博得了文人墨客的厚爱,蝉被带入诗词

中成了较多的描写对象。

⊙(3)人生短暂,怜惜生命

蝉在白露到来时,必死无疑,给人无可奈何的伤悲之感。

诗人常以蝉喻指自我生年不满百的悲剧情怀,凄冷的人生风

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怜惜生命的主观感受。

例1:“红树蝉声满夕阳,白头相送倍相伤”(元稹《送

卢戡诗》)“红树”、“蝉”、“夕阳”、“白头”自然融

为一体,落日相伴的“蝉”恰恰是白头之人的真实写照。加

上离别之悲,是一种下降凝缩的力的运动。蝉的这一寄托,

突出了诗人的主体感受,即天步悠长,人生如白马过隙,倏

忽即逝的悲剧意象,蝉的这种意象,词微旨远,妙不可言。

例2:陈子昂的《感遇诗三十六首其十二》“玄

蝉号白露,兹岁已蹉跎。群物从大化,孤英将奈何。”这首

诗即明写蝉,暗伤己。该诗表面写蝉在白露到来时,必死无

疑无可奈何的伤悲之情,实质上是以蝉喻指自我生年不满百

的悲剧情怀,凄冷的人生风雨,字里行间无疑渗透着作者怜

惜生命的主观感受。

高中语文常考古诗

爱莲说(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

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

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

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

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92****842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