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四十自述》读书心得.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胡适四十自述》读书心得

《胡适四十自述》是胡适先生生前唯一亲笔以四十心路历程回忆方式撰写的自传。记录了胡适从童年到青年的人生经历,从他的信仰、母亲的订婚、父亲去世、慈母的教育、三岁入塾到考上庚款留美和后来的文学革命,完整地讲述了他的成长、学习与突破的根源历程。

全书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童年时期,第二阶段留学七年,第三阶段归国以后。这可以说是胡适先生的一本回忆录,是一种回顾自己人生青少年时代的过程。在这本书里,我们可以看到胡适通达明理的母亲,对其人格养成甚至学术造诣起了重要的作用;在这本书里,我们可以看到胡适的才华、思想、品德的形成与他的童年成长经历及所受教育密不可分;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那个时代的风貌,以胡适的视角,看到新文化运动的萌芽、发展,感受到这个时代的豪杰并起,百家争鸣。

说到了写回忆录,自述自己人生曾经历过的事件,其实差不多就是一种回顾自己人生精彩的过程,因为每个人大多数可能总是会对某一些印象深刻的事或是人铭记于心。也大多数的人往往更加更多地想到的都是一些美好的,而常常不愿记起那些不好的。也更愿意想起那些幸福的生活场景,而不由自主的选择淡忘那些曾经受过的苦难与艰辛,而在自己笔下记录私人的回忆录,让更多读者可以读到并且感受到这是幸福的、美好的、向往的生活,希望可能在我们笔下一行行文字中更能向往和期待生活。

话说回来,《胡适四十自述》在之前我有在电子版说书软件上听过的,虽是懵懵懂懂不太去深入探究它文章中的意思。后来我可能是介于对之前并为见到文字读通透心不甘拿再阅读了一遍。在之前印象深刻的是尤其是他写家族在父亲离世后对寡母的刁难的历程中记忆尤深。

再后面读览一遍我有些明白了胡适后面到卓越出众的成功,有一部分的影响力是与家庭教育离不开的。特别是母亲的教育给了胡适很大的影响,在胡适自述中能看出在父亲去世后与家中地位落差后胡适的母亲管束他很严苛,这是一个中国传统文化中很典型的慈母兼严父。譬如,他做错了事,如是犯的事小,母亲会等到第二天早晨醒来时教训他;如果犯的事大,母亲则会等到夜深人静时,关了房后责罚他。这是母亲教育他的方式,为了让他做凡事时知错能改的道理。但更多往常他的母亲气量大,性子好,不计较,待人很仁慈、温和,也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这到了后来母亲的爱让胡适求学中受益终身。

我觉得为人子女,不论在的怎么样,是功成名就?还是落魄不堪?我们都应当为了自己也为了父母好好爱惜自己,你过得不好,心疼的只会是是自己的父母。如往后我们的所得,不论或好或坏,生活的经历过的压迫或坎坷,让你会成为怎样的一个人。其实有一半的思想会自觉的将这些好的品性归在父母的身上,我们所有的功成名就也都离不开父母的关爱。

在读文章中还有一点我最佩服他的是有过一段“上海求学生涯记”。在1910年,年仅14岁的胡适勇敢只身来到上海开始了他的六年求学生涯。试问大多人在这年纪相仿的孩子可能只是会半步不离开父母的身边,他们的世界里可能还是喜欢的玩具和伙伴,不开心就哭开心就笑。在父母的认可里也同样认为这是他们应该玩的年纪,在他们的印象他们的孩子会调皮捣蛋,贪玩,甚至有些叛逆。在可能很多父母都不觉得这是让他们学会独立的年纪里胡适先生却已经迈出第一步,这是我所很敬佩他的。

在上海求学的时光,胡适成绩一直很优异,在这期间,在大量阅读中有受到严复、梁启超先生思潮影响很大,像“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要做中国之新民”,这也是胡适取“适之”这个笔名的原因。还有的就是确立了科学的学术思想。再还有培养了对时事的关注与分析能力。办学刊、写文章,论时事,为后来的提倡白话文、走上文学与从政之路,奠定了基础。

本书重点讲了留美考试给了满分一百分的趣闻。借此高分,尽管其他学科多是临时抱佛脚,刚及格,胡先生总分第五十五名,取前七十名,故顺利获得留美名额。

一篇文章读到了结尾,让我领悟到:人的成长从小开始,父母是第一个老师。古时没有现在这么好的读书条件,甚至还有一些平民被限制求学的遗憾,但就是在这样恶劣的情况下依然出现了很多名人能人。可见人文的修养在现代是退步的。我觉得一个人的教育和修养,需从父母做起,现在很多父母只注重孩子们对生活优越的环境条件而去奔波,却忽视了孩子从小幼时最需要的教导。这很容易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他们思想、性格上会有所偏差。所以应当要意识到父母对子女教育的重要性,以参照胡父胡母的做法,尊师重教,积极引导,这是为人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时时刻刻不能松懈的。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乐于分享,有偿帮助。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0007123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