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6课记念刘和珍君试题含解析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VIP

2025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6课记念刘和珍君试题含解析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67/NUMPAGES69

第二单元苦难与新生

苦难,是阻挡在弱者面前的一座大山,是横亘在悲观者面前的一座冰川,是击垮逃避者意志的魔咒……然而,在强者面前,苦难则是前进路上的小小坎坷,是追梦路上的一朵乌云,是铸造坚强意志的熔炉……“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那些勇敢的先行者,面对灾难深重的民族,面对白色恐怖,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换来了国家的解放和民族的新生,谱写了一曲感动天地的正气之歌!

单元研习任务

阅读

任务

1阅读课文,把握作品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表达的情感,品析文中的典型人物形象,获得审美体验。

2.了解纪实作品和虚构作品各自的特点和表现手法,欣赏作家塑造艺术形象的深厚功力和富有个性的创作风格。

表达任务

拓展阅读革命文化作品,尝试自主编辑作品集。

主题

任务

了解旧中国劳动人民的苦难和革命先驱的斗争历程,体会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志士和广大群众为国家解放、民族新生而英勇奋斗的革命精神。

第6课

篇目(一)记念刘和珍君

一、明辨词义,用词贴切

(一)词语释义

1.长歌当哭:以放声歌咏代替哭泣,多指用诗文抒发胸中的悲愤。

2.殒身不恤: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3.百折不回:形容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挫折,也毫不动摇退缩。

4.目不忍视:形容景象十分凄惨,使人不忍心看。也说目不忍睹。

[即时应用](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的正误)

1.他唱的那首《哭诸葛》,如泣如诉,长歌当哭,让人潸然泪下。()

2.革命先驱李大钊为了国家和人民殒身不恤,牺牲时年仅38岁。()

(二)易混辨析(选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徘徊·徜徉

辨异同

都是动词,都有“慢慢走”的意思。但二者侧重点不同。“徘徊”侧重于有心事而长时间来回走;“徜徉”侧重于安闲自在地步行。另外,“徘徊”还有比喻义,比喻犹豫不决,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浮动、起伏;“徜徉”则无比喻义。

准运用

人生充满得意与失意,就像一张纸的正反面。得意时花间小道不可忘形,失意时犹豫不必自弃。?

2.爆发·暴发

辨异同

都是动词,都含有“突然发作”的意思。但二者适用对象不同。“爆发”多指人为的、大的或抽象的现象、情况突然发作,如力量、情绪、事变等;还特指火山爆发。“暴发”多指自然现象或事物突然发作,如“洪水暴发”“疫情暴发”;还可指一个人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贬义,如“暴发户”。

准运用

在美国国内新型甲型流感病毒持续之际,美国因政府应对措施不力,又导致了大规模抗议活动。?

3.惊心动魄·惊天动地

辨异同

这两个成语都有“震动大”的意思,但是两者的使用范围不同。“惊心动魄”常用于某种现象或事情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惊天动地”侧重指声音、声势或事业等使人震动很大。

准运用

大渡河河水奔腾咆哮,水声,战士们跨越大渡河索桥的场面令人。?

二、积累常识,丰盈文化

杂文

杂文,现代散文中的一类,是直接而迅速地反映社会事变或动向的文艺性论文,具有短小、活泼、锋利、隽永、富有战斗性等特点。它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有关社会生活、文化动态以及政治事变的杂感、杂谈、杂论、随笔,都可归入这一类。

杂文在中国古已有之,而现代杂文的兴起、发展和繁荣,和鲁迅是分不开的。在鲁迅的笔下,杂文具有自由摹写世相、叙述见闻、评说人事、言志抒情、启迪思想和反抗现实的使命,从而以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和独特完美的艺术形式,攀上了中国文学的高峰,进入了“高尚的文学楼台”。

一、知人论世

(一)作家作品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原字豫山,后改豫才,浙江绍兴人,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代表作有《呐喊》《彷徨》《朝花夕拾》《野草》《华盖集》《中国小说史略》等。

[人物颂歌]

有的人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当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1949年11月1日于北京臧克家

(二)写作背景

1926年3月18日,北京各界民众为了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裁判员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汇集:高考、中考及小学各类真题、试题、教案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0013120000050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07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