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改造我们的学习试题含解析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VIP

2025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改造我们的学习试题含解析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66/NUMPAGES67

第2课

篇目(一)改造我们的学习

一、词语释义

1.粗枝大叶:形容不细致,做事粗心大意。

2.一知半解: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不透彻。

3.生吞活剥:比喻对别人的经验、理论、方法等生硬地接受或机械地照搬。

4.谆谆告诫:谆,诚恳。恳切耐心地劝告。

5.等闲视之:当作平常的人或事物看待。

6.若明若暗:形容对问题或情况有所认识却不很清楚,也指对某事态度不明朗。

7.有的放矢:对准靶子射箭,比喻言论、行动目标明确。

[即时应用](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的正误)

1.我们要学习古人语言中有生命力的东西,决不能生吞活剥,食古不化。()

2.外面骄阳似火,烘得一旁本来粗枝大叶的大树也耷拉着叶子,空气都是热的,还氤氲着一股草木的独特味道。()

二、易混辨析(选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肤浅·浮浅

辨异同

“肤浅”与“浮浅”意义侧重点不一样,“肤浅”强调不深入、不深刻,止于表面,多与表示人的认识活动的词语搭配,比“浮浅”常用。“浮浅”则强调浅薄、轻浮,重在表示缺乏某种知识、修养。

准运用

有些年轻人对某方面有了点的认识,就自以为了不得,大加炫耀,恰恰暴露了他们的。?

2.前仆后继·前赴后继

辨异同

两个词语都有“一个接着一个去做”的意思,但二者侧重点不同。“前仆后继”是指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紧跟上,强调不怕牺牲。“前赴后继”是指前面的人冲上去,后面的人跟上去,强调不断向前。

准运用

过去,无数革命烈士,舍生取义,用鲜血换来了和平生活;如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更需要几代人、继往开来。?

一、知人论世

(一)作家作品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马克思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军事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同时他又是一位有鲜明个性和独特风格的诗人、书法家。他在各时期的诗词或抒情,或咏物,或怀古,描写了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革命形势和中国人民从黑暗走向光明的历程。主要作品有政论文《矛盾论》《实践论》《论持久战》,诗词《七律·长征》《沁园春·雪》《西江月·井冈山》《念奴娇·昆仑》《卜算子·咏梅》等。

(二)写作背景

在中国共产党党史上,1941年是个值得纪念的时期。在建党20周年的时候,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发动了著名的“延安整风运动”,对机械教条地对待马列主义,理论脱离实际,曾给党的革命事业带来极大损失的思想倾向进行了清算。在这次整风运动中,毛泽东同志作了三个报告:《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改造我们的学习》。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改造我们的学习》。

二、文脉梳理

阅读全文,依据提示补充空缺内容。

一、文本信息的归纳概括与理解分析

阅读全文,完成下面的题目。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部分回顾历史经验,说明理论和实践统一的重要性,正面论述了改造我们学习的重大意义。

B.第二部分指出在学习中存在的三个方面的缺点,从反面论证了我们的学习必须改造。

C.第三部分在前两个部分论述的基础上,将两种对立的学习态度进行对照,进一步证明了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统一的学风。

D.结论部分提出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的三点建议,为在学习问题上的改造指明了道路。

2.下列对原文论证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是全文的引论部分,紧扣课文标题,开门见山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其理由如次”引出下文。

B.“粗枝大叶”“夸夸其谈”“一知半解”等成语形容主观主义者不细心调查,空谈理论,无知、教条的作风。

C.作者谈到“党里的极坏的典型”时,用的是道理论证的方法,充分证实了“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党里存在的极坏的典型,有力地证明了“改造我们学习”的必要性。

D.文中的对联运用了对偶、比喻、双关、比拟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讽刺了只会背诵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不能用它解决实际问题,徒有虚名而无实学的主观主义者。

3.根据文章内容,下列各项不属于“缺乏调查研究”范畴的一项是()

A.满足于一知半解,粗枝大叶,夸夸其谈

B.“瞎子摸鱼”“闭门造车”

C.“闭塞眼睛捉麻雀”“盲人摸象”

D.随心所欲,故步自封,以邻为壑

二、文本特色的鉴赏评价与迁移应用

1.本文第一、二、三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

答:?

?

2.本文的语言有着鲜明的特点,试结合文中内容完善下表。

语言特点

文中例句及其分析

语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裁判员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汇集:高考、中考及小学各类真题、试题、教案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0013120000050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07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