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抗污染施工方案.docxVIP

桥梁抗污染施工方案.docx

本文档由用户AI专业辅助创建,并经网站质量审核通过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桥梁抗污染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与编制依据

1.1项目背景

本项目为XX市XX区跨河桥梁工程,位于城市主干道与河道交汇处,全长1.2公里,主桥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结构,引桥采用简支梁形式。桥梁设计使用年限100年,抗震设防烈度7度。该区域属于工业与居住混合区,周边存在化工企业、交通干道及居民区,施工期间面临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多重环境风险,抗污染施工技术保障是确保工程质量与生态安全的核心环节。

1.2工程位置与规模

桥梁起点接XX路交叉口,终点接XX大道,跨越XX河,河道宽度约80米,两岸为防洪堤。桥梁主体结构包括主桥(3×120米连续梁)、南北引桥(各6×30米简支梁),桥面宽度28米(双向四车道+人行道),下部结构采用桩基础承台墩柱,桩径1.5-2.0米,桩长25-35米。施工区域周边敏感点包括东侧1.2公里处的居民区、南侧0.8公里处的化工厂及河道下游饮用水源保护区,环境保护要求高。

1.3主要技术参数

桥梁设计荷载为城-A级,设计洪水频率1/100,通航标准为内河IV级。抗污染施工技术指标包括:施工扬尘排放浓度≤0.5mg/m3,施工废水悬浮物浓度≤70mg/L,固体废弃物回收率≥95%,噪声昼间≤70dB、夜间≤55dB。结构混凝土采用C50高性能混凝土,氯离子渗透系数≤1.5×10?12m2/s,抗渗等级P12,以抵御大气污染物及融雪剂侵蚀。

1.4工程特点与难点

(1)环境敏感性高:临近居民区及水源保护区,需严格控制施工扬尘、噪声及废水排放;(2)污染源复杂:周边化工企业废气含硫化物、氮氧化物,交通干道扬尘颗粒物大,河道水体易受施工悬浮物污染;(3)结构耐久性要求高:桥梁处于工业大气腐蚀环境,需提升混凝土抗碳化、抗氯离子渗透性能;(4)交叉作业干扰大:桥梁施工与河道清淤、道路改迁同步进行,需协调多工序污染防控措施。

1.5编制依据

1.5.1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1.5.2标准规范:《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建筑施工场界扬尘排放限值》(DB31/1031-2020)《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标准》(GB/T50476-2019);

1.5.3设计文件:《XX桥梁工程施工图设计》《XX桥梁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5.4合同文件:《XX桥梁工程施工承包合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1.5.5其他:地方环保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施工期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及本企业《绿色施工技术规程》。

二、污染源识别与分析

2.1大气污染源

2.1.1施工扬尘

施工扬尘主要产生于土方开挖、材料运输、场地平整及裸土覆盖作业环节。桥梁施工过程中,桩基施工产生的泥浆风干后形成细颗粒物,混凝土搅拌站投料时水泥粉尘逸散,沥青摊铺过程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释放,均会导致局部空气质量下降。监测数据显示,未采取抑尘措施的施工场地,PM10浓度可达周边环境背景值的3-5倍,对500米范围内的居民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2.1.2机动车尾气

工程区域日均进出车辆约120车次,重型运输车占比达40%。柴油机械排放的氮氧化物(NOx)和颗粒物(PM2.5),在气象条件不利时易形成复合型污染。特别是桥梁钢箱梁焊接作业时,车辆怠速产生的尾气与焊接烟尘叠加,导致施工区域臭氧(O?)浓度超标风险增加。

2.1.3工业排放叠加

项目南侧0.8公里处化工厂间歇性排放含硫化合物,在静稳天气条件下与施工扬尘发生二次反应,生成硫酸盐气溶胶。历史监测数据表明,该区域冬季PM2.5中硫酸盐占比达18%,显著高于城市平均水平。

2.2水体污染源

2.2.1施工废水

桩基施工产生的泥浆水悬浮物浓度可达5000-10000mg/L,主要成分为黏土、膨润土及钻屑。若直接排入河道,将导致水体浊度急剧上升,影响水生生物光合作用。主桥承台基坑降水过程中,抽排的地下水可能因扰动沉积层而携带重金属离子。

2.2.2生活污水

施工高峰期现场工人约300人,生活污水产生量约45m3/d。含油污的食堂废水、含清洁剂盥洗水若未经处理排放,会导致河道总磷超标。下游2公里处为饮用水源取水口,水体富营养化风险需重点防控。

2.2.3雨冲刷污染

施工便道未硬化区域,降雨冲刷将携带油污、水泥浆及建筑垃圾进入河道。特别是桥梁伸缩缝安装环节,残留的环氧树脂固化剂随雨水迁移,对水生生物具有急性毒性。

2.3噪声污染源

2.3.1机械作业噪声

打桩机噪声达105-110dB(A),冲击式钻机噪声95-100dB(A),且具有低频特性。夜间施工时,噪声在居民区衰减后仍可达5

文档评论(0)

139****72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