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大纲第一册-7谈中国诗备课资料.docVIP

高中语文人教大纲第一册-7谈中国诗备课资料.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备课资料

作者简介

林庚先生原籍福建闽侯(今福州市),1910年2月22日生于北京,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1933年秋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1934年以后,他作为一名自由诗体的新诗人尝试新的格律体,先后出版了?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

作为一名学者,林庚教授的研究主要涉及唐诗、楚辞、文学史等方面,显示出诗人学者的独有特色。他将创作新诗和研究唐诗完美地统一起来。在唐诗研究方面,他提出的最著名的论点是“盛唐气象〞。

与“盛唐气象〞紧相联接的,是他对盛唐诗歌的另一艺术概括——“少年精神〞,其研究成果聚集在?唐诗综论?里。林庚教授的楚辞研究和他的唐诗研究可称为双璧,?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是他多年研究楚辞的一部论文集,其中大多数是关于屈原生平及其作品中文字、地理等问题方面的考释,也有一些论述屈原的人格、艺术成就和作品特色的文章。林庚教授对明清小说也很关注,并提出了颇多精辟的创见。林庚先生历任厦门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出版过?春野与窗??问路集?等六部新诗集及古典文学专著?诗人李白??中国文学简史?等。

林庚先生

余 杰

常言说“做人〞,而高境界的人不是“做〞出来的。

年逾九旬的林庚先生是北大中文系年纪最大的老教授。老人平时很少在公众场合露面,我在中文系呆了整整六年,也不过见了先生三、五次面而已。

据说,80年代初,林庚先生给那时的师兄师姐上了一堂“辞别课〞。那天,林先生穿着一身笔挺的新衣服,满头的白发也梳得“一丝不苟〞。他讲?红楼梦?,讲古典诗词,口假设悬河,滔滔不绝。那风度,那气派,学长们回忆起来至今依然为之而神往。为了这一堂课,林先生整整准备了一两个月。半个多世纪的教学生涯,本来已经不用备课,可是先生说要讲出最高的水准来,必须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好教案。讲完这节课,先生回家后大病一场。

跟先生有一次直接的来往。中文系要办一份学生刊物,我是编委之一。大家建议说,去找林庚先生题字。我说:“先生高龄了,不好去打搅吧?〞其实,背后还没有说出来的话是,我担忧老先生脾气大,去了有可能自讨没趣。一位老师猜出了我的想法,告诉我说,林先生没有架子,平易近人,放心去找林先生吧。

于是,我壮着胆子拨通了林先生家的。从的那头传来沉稳有力的声音:“您是哪位?〞我简要介绍了我的请求,忐忑不安地等待先生的答复。先生很爽快地容许了。我按捺不住心中的欢喜,小心翼翼地问:“那么,您看我什么时候来取呢?〞先生说:“看您什么时候方便。下午行吗?〞我万万没有想到先生会用这样的口气跟一个20出头的后代学子说话。先生不是着眼于自己什么时候有空,而是问对方什么时候有空。按照约定的时间,我赶到了先生的寓所。更没有想到的是,先生早早地就在门外等着。那时还是初春时节,先生站立在料峭的风中,胸前围巾飘飘,依然具有当年神采飞扬的诗人气质。

先生一见面就跟我握手,然后对我说:“我担忧您找不到地方,便出来看看。〞先生的手干瘦而温暖。把我接进屋子,拿出写好题词的一张精美的卡片,先生带着歉意的微笑对我说:“年纪大了,不能写毛笔大字了,只能写几个钢笔小字。不知道适不适合刊物用?〞我接过先生写的字,仔细一看,发现有一处刮过的痕迹。原来,有一个笔画大概是先生写的时候手抖了一下,先生便小心地刮去,再精心添补上。我顿时感动得说不出话来。几个小小的题字,先生也如此认真。我想像着先生趴在桌子上一点一点地刮去墨迹的情景,眼睛湿润了。心里有些责怪自己,真不该打搅先生的。先生和蔼微笑着送我出门。我已经走出很远了,一回头,看见先生还在门口目送我。林庚先生是一位国宝级的学者,而我仅仅是一个大学二年级的普通学生,先生却以完全平等的方式来对待我,这是一个没有任何附加价值的人对另一个人的尊重。这种尊重在今天已经“多乎哉?不多矣。〞

一位学贯中西的世纪老人,就是用这样的方式来待人接物的。我想,俗话说“做人〞“做人〞,其实,最高境界的人都不是“做〞出来的。比方林庚先生,他的一切言行都是自然而然的,在他看来理应如此。真个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而在我们看来,却是出乎常理的,所以感到惊讶。这就是我们与老辈学人之间的差异。学问的差异是看得见的,而在人格上的差异却是看不见的。我们没有那份“平常心〞。我们会压抑不住地傲慢、轻狂,即使是谦虚,也是有意做出来的,显得很勉强。与林庚先生相比,真是汗颜啊!“高山仰止〞,说得就是这个意思吧。

一流的学问,背后一流的人品;没有一流的人品,做不出一流的学问来。不少年轻的学人,沉湎于沽名钓誉,对学生敷衍了事,早忘了什么叫做“为人师表〞。

想想林庚先生吧。想想那位衣着朴素的老人,那位认认真真备课的老人,那位认认真真题词的老人。这是一位真正的长者。

文档评论(0)

192****63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