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专项训练.docx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专项训练.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2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专项训练

PAGE2

选择题

1、下列对诗句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翻译: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我们赶紧来采呀。

B.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翻译: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提起衣襟兜起来。

C.一竿晴日舞比邻。

翻译:初升的太阳令乡邻欢欣鼓舞。

D.多博村酤劳苦辛。

翻译:带多了村酿使人劳累辛苦。

答案:D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本题中,D项,应翻译为:多带村酿好去犒劳辛苦劳动的人们。

2、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精神象征。十多万青藏铁路建设者在世界屋脊上,筑就了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新高度。建成青藏铁路这一壮举将永远载入共和国史册,青藏铁路精神将永远光耀神州大地。这种精神,???????????????????????????。?

①是激励我们56个民族、13亿中国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

②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升华

③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延伸和拓展

A.①②③B.③②①

C.②③①D.③①②

答案:C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答连贯题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解答此题,除了关注语境、关键语言如“关联词”“语气词”等外,还要注意首尾句及其与上下的联系,也要关注每句句末的标点。本题中,这段文字对“这种精神”的诠释有三句话,这三句话是有着严密的逻辑关系的:先有“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升华”,再有“时代精神的延伸和拓展”,在此二者的基础上,才有了“激励我们56个民族、13亿中国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传承和升华”及“延伸和拓展”这两组词语本身,就透露出了句子间逻辑关系的信息,另外注意“民族”“时代”“中国”之间的逻辑关系。

故选C。

3、下列句子中加线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大皇宫外面的街道上车辆熙熙攘攘,公交车、私家车还有五颜六色的突突车到处都是,非常热闹。

B.你的主张和我的主张完全相同,真可说是不约而同。

C.中央城社区举办道德讲座,现场座位座无虚席,场场爆满。

D.对犯错的学生,张老师总是和颜悦色地告诫,从不斥责他们。

答案:D

此题考查考生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题一般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

A项,“熙熙攘攘”指的是人来人往,这里使用对象是“车辆”,错误;

B项,“不约而同”指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此处指两人的主张相同,应该改为“不谋而合”;

C项,“座无虚席”形容出席的人很多。和前面的“座位”重复。

D项,“和颜悦色”和蔼喜悦的神色;和蔼可亲的面色。形容态度温和亲切。正确。

故选D。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今天,我们迎来了一个更加注重精细品质和独特体验的时代。

B.不久前,一位生产智能电器的企业家如是感概。

C.一位作家说过,能将胡辣汤做得顾客迎门、生意红火这和能让火箭上天没有本质的区别。

D.一盏孤灯一刻刀,一柄标尺一把挫,构成一个匠人的全部世界。

答案:A

本题考查识记并辨析现代汉语常用汉字正确书写的能力。解答本题,要结合平时积累以及词语的意思逐项进行辨析,注意细节。本题中,

B项,感概,应写作“感慨”,感触,感叹之意。

C项,顾客迎门,应写作“顾客盈门”,“盈”,满之意。

D项,挫,应写作“锉”,指锉刀。

故选A。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12月2日,一座寺庙由于香火燃烧幔帐引发火灾,消防员__________,将火扑灭,没有造成重大损失。

②资料显示,从2008年至2012年,牺牲在救火一线的消防人员超过140人。然而,职责所在,他们依然__________。

③如何做到责任到位?山东省济南市委副书记孙述涛认为,落实主体责任不能“坐而论道”,必须做到“__________”。

A.当仁不让??义无反顾??奋不顾身

B.义无反顾??当仁不让??奋不顾身

C.义无反顾??奋不顾身??当仁不让

D.奋不顾身??义无反顾??当仁不让

答案:D

本题考查成语意思和用法的辨析。解答此类试题首先把握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正确使用词语的题目,有成语和熟语,有时还考核虚词。实词注意从词语的含义、感情色彩、固定搭配、程度的轻重、运用的范围等角度区分,成语注意从望文生义、对象错配、褒贬误用、语法搭配、似是而非的角度分析,虚词注意分析连接的句子之间的关系和虚词的用法和意

文档评论(0)

知识的力量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每天进步一点点,生活向上没一天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