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外科肺栓塞危重病人护理措施.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胸外科肺栓塞危重病人护理措施演讲人:日期:

目录CATALOGUE02紧急处理措施03药物治疗护理04呼吸支持管理05并发症预防策略06康复与健康教育01评估与监测

01评估与监测PART

实时追踪患者心电图变化,识别房颤、室速等心律失常,警惕右心负荷过重导致的电生理紊乱。采用有创动脉压监测或高频无创测量,关注脉压差缩小及舒张压异常升高,提示肺动脉高压进展。监测核心体温与四肢皮温差异,结合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判断微循环障碍程度。采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估神经系统缺氧损伤,早期发现脑灌注不足征象。生命体征持续监测心率与心律监测血压动态观察体温与末梢灌注评估意识状态分级

呼吸功能动态评估氧合指数计算持续监测动脉血气分析,计算PaO?/FiO?比值,评估肺内分流及换气功能障碍程度。记录潮气量、气道峰压及平台压,识别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风险。分析自主呼吸患者的呼吸频率、节律及辅助肌参与度,判断呼吸肌疲劳进展。通过呼气末二氧化碳(EtCO?)或血气PaCO?监测,评估肺泡通气效率及死腔量变化。呼吸力学参数分析呼吸模式观察二氧化碳分压趋势

血流动力学指标追踪中心静脉压(CVP)监测01结合液体负荷试验判断右心前负荷状态,指导容量管理策略调整。肺动脉导管数据解读02分析肺动脉收缩压(PASP)、肺动脉楔压(PAWP)及心输出量(CO),量化右心后负荷与功能损害。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监测03反映组织氧摄取情况,低于60%提示全身氧供需失衡。床旁超声评估04采用经胸或经食道超声动态观察右室扩张指数(RV/LV比值)及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

02紧急处理措施PART

采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或非重复呼吸面罩,维持血氧饱和度>90%,同时监测动脉血气分析动态调整氧浓度。氧气疗法优化管理高流量氧疗系统应用对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BiPAP或CPAP通气,降低呼吸肌耗氧量,需密切观察胸廓起伏度及人机同步性。无创通气支持策略通过计算PaO?/FiO?比值评估氧合状态,结合肺部超声检查调整PEEP水平,预防氧中毒及吸收性肺不张。氧合指数精准调控

抗凝治疗及时启动肝素静脉负荷剂量标准化初始推注80IU/kg,继以18IU/kg/h持续泵入,每6小时监测APTT值,维持于正常值1.5-2.5倍范围。低分子肝素过渡方案对血流动力学稳定者,采用依诺肝素1mg/kg皮下注射q12h,需评估肌酐清除率调整剂量,预防HIT发生。新型口服抗凝药转换时机在出血风险可控前提下,48小时内切换为利伐沙班或阿哌沙班,需同步进行D-二聚体动态监测。

心肺复苏应急预案启动MTP(大量输血方案)同时进行胸外按压,优先使用加压素替代肾上腺素,减少β受体过度刺激风险。循环崩溃即刻响应流程对PEA/无脉性电活动患者,若30分钟CPR无效且符合条件,立即启动VA-ECMO建立人工循环。ECMO辅助决策节点在持续CPR期间经中心静脉推注阿替普酶50mg,后续50mg静脉滴注2小时,需配备纤维蛋白原制剂应对出血。溶栓-CPR协同方案

03药物治疗护理PART

实验室指标监测根据患者体重、肾功能及肝功能动态调整肝素或华法林剂量,尤其需关注老年患者及合并慢性疾病者的代谢差异。个体化剂量调整出血风险评估密切观察皮肤黏膜、消化道及泌尿系统有无出血倾向,对高风险患者需加强床旁监护并备好拮抗药物。定期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确保抗凝药物剂量在治疗窗内,避免出血或抗凝不足风险。抗凝药物剂量监控

溶栓治疗副作用观察再灌注损伤预防溶栓后通过血气分析及心电图监测是否存在再灌注性心律失常或肺水肿,必要时给予氧疗及利尿剂干预。过敏反应识别输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时需备齐肾上腺素及糖皮质激素,应对可能发生的荨麻疹、喉头水肿等过敏反应。出血并发症管理溶栓后重点监测穿刺部位、颅内及腹膜后出血征象,若出现血压骤降或意识改变需立即中断治疗并启动抢救流程。

药物相互作用预防联合用药审查梳理患者当前用药清单,特别注意非甾体抗炎药、抗生素与抗凝药的协同作用,避免增加消化道出血风险。肝酶诱导剂影响向患者强调避免服用含维生素K的补充剂(如螺旋藻)或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防止干扰抗凝效果。苯妥英钠、利福平等药物可能加速华法林代谢,需通过更频繁的INR检测调整抗凝方案。中药及保健品警示

04呼吸支持管理PART

机械通气参数调整潮气量精准调控根据患者体重及肺部顺应性设定个体化潮气量,避免气压伤或通气不足,维持目标氧合指数(PaO2/FiO2)在安全范围。呼气末正压(PEEP)优化通过动态监测血流动力学和氧合状态,调整PEEP水平以改善肺泡复张,同时防止循环抑制或气胸等并发症。呼吸频率与吸呼比调节结合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平衡呼吸频率

文档评论(0)

158****11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