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杯状病毒胃肠炎预防要点
秋冬季节的门诊里,总能碰到不少抱着孩子的家长,或是扶着老人的家属,焦急地说:“大夫,孩子上吐下泻一整天了,是不是吃坏肚子了?”“老人突然发烧,还说肚子疼,是不是流感?”一问才知道,很多病例最后都指向同一个“元凶”——杯状病毒,尤其是其中最常见的诺如病毒。这类病毒引起的胃肠炎来势汹汹,虽然多数人1-3天能自愈,但对婴幼儿、老人和免疫力低下者来说,可能引发脱水、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并发症。更让人头疼的是,它传染性极强,一个人感染可能“放倒”全家,甚至在学校、托幼机构引发聚集性疫情。
作为长期从事感染性疾病防控的工作人员,我见过太多因预防意识不足导致的“小疏忽酿大麻烦”。今天,咱们就把杯状病毒胃肠炎的预防要点掰开了、揉碎了讲,从个人习惯到环境管理,从家庭防护到重点场所防控,把每个环节的“关键点”都讲透。
一、先了解“对手”:杯状病毒的特性与传播规律
要有效预防,必须先了解“敌人”。杯状病毒是一类无包膜的RNA病毒,咱们常说的诺如病毒就属于这个家族。它有几个“难缠”的特性:
(一)环境抵抗力强,普通消毒易漏防
杯状病毒不怕冷,在4℃的环境里能存活数周,在冷冻食品中也能保持活性;对酒精不敏感(所以用酒精擦手或消毒效果有限),但对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高温(56℃以上持续30分钟)和紫外线敏感。很多人以为用酒精湿巾擦桌子、擦手就能万事大吉,其实是误区。
(二)极低感染量就能致病
只要摄入10-100个病毒颗粒,就可能被感染。打个比方,一个感染者的粪便或呕吐物中可能含有数十亿个病毒,随便接触到一点污染物,比如没洗干净的手摸了嘴巴,或者吃了被污染的食物,就可能“中招”。
(三)传播途径“海陆空”全覆盖
粪口传播:最主要的途径。感染者的粪便和呕吐物中含有大量病毒,若污染了手、食物、水或物品(如门把手、玩具),其他人接触后没及时清洁,病毒就会通过口腔进入体内。
接触传播:直接接触感染者(比如照顾患者时没戴手套),或接触被污染的物品后未洗手就触摸口鼻。
气溶胶传播:患者呕吐时,病毒会随着喷出的细小液滴形成气溶胶,漂浮在空气中,被周围人吸入后可能感染。我就见过幼儿园里一个孩子呕吐,3米内的5个小朋友第二天陆续出现症状的案例。
(四)人群普遍易感,“好了还可能再感染”
无论大人小孩都可能被感染,尤其是儿童、老人和免疫力低下者。更麻烦的是,感染后产生的免疫力不持久(通常只有几个月到1年),不同型别的病毒之间也没有交叉保护,所以同一个人可能反复感染。
二、个人防护:从“手”开始,守住第一道防线
杯状病毒胃肠炎的预防,核心是阻断“病毒→手/食物/物品→口”的传播链。个人防护做好了,相当于给病毒设置了“物理屏障”。
(一)手卫生:比“勤洗手”更重要的是“正确洗手”
很多人洗手就是“水龙头下冲两下”,根本达不到清洁效果。正确的手卫生要做到“两及时、两步骤”:
“两及时”:
接触可能被污染的物品后及时洗:比如摸了公共场合的门把手、电梯按钮,抱过可能感染的孩子,处理过垃圾或宠物粪便。
入口前及时洗:吃饭前、准备食物前、给孩子喂饭或冲奶粉前,必须洗手。我常跟家长说:“别嫌麻烦,你多洗一次手,孩子就少一分风险。”
“两步骤”:
流动水+肥皂/洗手液:用肥皂或含酒精的洗手液(注意!这里是洗手,酒精对手部病毒有效,但环境消毒不行),按照“七步洗手法”搓洗至少20秒(大概唱完一遍《生日快乐歌》的时间)。重点搓洗指缝、指甲缝、手腕这些容易藏污纳垢的地方。
擦手要干净:用干净的毛巾或纸巾擦干,避免用公共场合的“脏毛巾”或自然风干(空气中的灰尘可能再次污染手)。
(二)饮食安全:“病从口入”,每一步都要“精挑细选”
食材选择:避免购买或食用变质、过期的食品,尤其是贝类(如牡蛎、蛤蜊)。杯状病毒容易在贝类体内富集,因为它们通过滤水进食,若生长的水域被污染,病毒就会积存在体内。
加工处理:
生熟分开:切生肉、生菜的刀和砧板,一定要和切熟食的分开,避免交叉污染。我见过一个家庭,用切过生鱼的砧板直接切水果,结果全家腹泻。
彻底加热:食物尤其是贝类、海鲜、蔬菜,要充分加热。杯状病毒在56℃下30分钟可被灭活,所以煮饺子要等水沸腾后再煮3-5分钟,蒸包子要上汽后蒸15分钟以上。
慎吃生食:刺身、沙拉、冷盘等生冷食物尽量少吃,尤其是在疫情高发季。实在想吃,一定要选择正规、卫生条件好的餐厅。
饮水安全:不喝生水!自来水要煮沸后饮用,桶装水、瓶装水要确保密封完好,饮水机要定期清洁(避免储水罐滋生细菌病毒)。
(三)避免接触感染者:“距离”也是一种保护
如果家人或周围有人感染杯状病毒胃肠炎,要尽量减少接触:
患者单独使用餐具、水杯、毛巾等个人物品,用后及时消毒(可用含氯消毒液浸泡或煮沸15分钟)。
照顾患者时戴口罩、手套,接触后立即洗手(别嫌麻烦,手套可能有小破洞,病毒会钻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国有企业管理岗竞聘笔试题和答案.docx VIP
- 统一身份认证总体方案V1.0.docx VIP
- 平遥保护性规划(同济).ppt VIP
- 微电影广告特征及发展趋势分析.pptx VIP
- 2022年中国商业数据智能行业研究报告.pdf VIP
- Unit+3+Sports+and+Fitness+单词记忆导学案4 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 VIP
-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试题-第二单元 我们的班级 -部编版(含答案).doc VIP
- 3G101-1图集详解.docx VIP
- 华为手机营销方法论IPMS和GTM高级培训课件(第三部分)glz.pptx VIP
- 2.2.1.2工业机器人气路连接《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与调试运行》.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