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福建成人高考真题及答案.docxVIP

2025年福建成人高考真题及答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福建成人高考练习题及答案

一、语言知识与运用(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粗犷(kuàng)拘泥(nì)刚愎自用(bì)

B.发酵(jiào)狙击(jū)戛然而止(jiá)

C.应届(yìng)媲美(pì)莘莘学子(shēn)

D.癖好(pǐ)字帖(tiē)言简意赅(gāi)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遗传承人张师傅数十年如一日钻研木雕技艺,其作品构思巧妙、雕工细腻,真可谓巧夺天工。

B.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企业需要未雨绸缪,提前规划好应对风险的策略,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C.他在学术会议上的发言断章取义,结合大量实例阐述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融合路径,赢得阵阵掌声。

D.这座百年老宅虽历经风雨,但雕梁画栋依然保存完好,每一处细节都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开展“乡村文化振兴”主题实践活动,使村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保护传统技艺的重要性。

B.能否有效提升成人教育质量,关键在于构建适应社会需求的课程体系和打造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C.近年来,福建多地依托丰富的非遗资源,开发出一系列兼具文化内涵和市场价值的特色文创产品。

D.为了防止不再出现类似的教学事故,学校教务处专门制定了《成人教育教学管理规范(修订版)》。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不仅需要技艺的传递,更需要文化的认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让年轻人在参与中感受到传统的温度,才能真正实现“活态传承”。

①比如通过体验工坊让学习者亲手制作陶器、编织竹器

②这种“沉浸式”的传承方式

③让抽象的文化记忆转化为具体的操作体验

④近年来,许多地方尝试将传统工艺与现代教育结合

A.④①③②B.①④②③C.④②①③D.①③④②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B.杜甫的诗歌被称为“诗史”,其代表作《登高》《春望》等深刻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现实。

C.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小说集《呐喊》收录了《狂人日记》《孔乙己》《祝福》等经典作品。

D.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家、诗人,代表作有《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等。

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共2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竹篾匠的春天

老周的竹篾作坊在村口的老樟树下,竹香混着樟木香,老远就能闻见。他蹲在竹堆前,手里的篾刀上下翻飞,青竹在刀刃下裂成均匀的薄片,再剖成细如发丝的篾条,那动作像在演奏一首无声的歌谣。

“阿公,我想学编竹篮!”暑假里,读大学的小芸背着电脑冲进作坊。老周抬头,镜片后的眼睛亮了一下:“好啊,先学破竹。”

破竹是竹编的第一道关。小芸握着比她手腕还粗的青竹,篾刀刚碰上去就滑了,竹片飞出去差点扎到脚。老周笑着递过一块布条:“缠在刀背,手稳心沉。”小芸咬着唇,反复练习,指尖磨出了血泡。老周看着,想起自己十五岁跟师父学手艺时,也是这样摔摔打打过来的。

半个月后,小芸编出了第一个竹篮。竹篾粗细不均,篮身歪歪扭扭,但老周把它摆在作坊最显眼的位置,边上贴了张纸条:“小芸的处女作”。

“阿公,咱们的竹编能不能上网卖?”小芸晃着手机,“我拍了编竹的视频,网友说‘原来传统手艺这么治愈’。”老周愣了:“网上?能行吗?”“试试呗!”小芸架起手机,直播老周编竹席的过程。镜头里,老周的手像两条灵活的鱼,篾条在指间穿梭,不一会儿就织出一片细密的纹路。弹幕刷起来:“大师手速绝了!”“想学!”“求链接!”

订单来了。先是几个本地客户,接着是省外的年轻人,要买竹编果盘、收纳筐,甚至定制刻有名字的竹书签。老周的作坊热闹起来,村里几个赋闲的妇女来学手艺,小芸教她们拍视频、写文案。老周看着一摞订单,又摸出压箱底的《竹编图谱》,把失传的“梅花络”“龟背纹”重新编了出来。

“阿公,下个月有个非遗博览会,咱们去参展吧?”小芸翻着日历,“我联系了文创公司,他们想合作开发竹编台灯、背包。”老周搓着手上的老茧,笑出了皱纹:“好,都听你的。”

秋末的阳光里,老周和小芸蹲在作坊前编竹篓。竹篾在两人手中流转,一老一少的影子叠在一起,像一幅会动的画。风里飘来樟木香

文档评论(0)

每一天都很美好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加油,继续努力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