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 课件第4讲 法系(课件内容).docVIP

法理学 课件第4讲 法系(课件内容).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讲法系

一、法系概述

所谓法系,就是根据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法律体系的历史传统和外部特征而对其进行的一种分类,通常把形式上具有一定特点的、属于同一历史传统的若干国家和地区的法律体系划为同一法系。

思考:“法系”本身存在的问题。

世界主要法系:中华法系、大陆法系、英美法系、伊斯兰法系、印度法系。

二、中华法系

中华法系是指以中国法为母法发展起来的具有共同法律传统的东亚诸国法律规范总称,包括古代中国法、朝鲜法、日本法、琉球法、安南法等。

(一)引礼入法、礼法结合

1、引礼入法的过程

1)自汉代发端(以礼释律、春秋决狱)

2)系统修改自曹魏始(八议入律)

3)隋唐渐成(唐律疏议,一准乎礼)

2、礼法结合的表现

1)以礼立法

2)礼典、礼文直接入律

3)定罪量刑“于礼以为出入”

4)礼法共治、礼主刑辅

(二)以人为本明德慎刑

1、德主刑辅注重教化

“古来帝王以仁义为治者,国祚延长;任法御人者,虽救一时,败亡亦促。”

----唐·李世民

2、摆脱神判重视证据

“凡民讼,以地比正之;地讼,以图正之”

3、宽仁慎刑爱惜人命

1)矜恤老幼妇残

“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耄与悼,虽有罪,不加刑焉。”

2)限制刑讯

必先以情……犹未能决……然后拷讯

年七十以上,十五以下及废疾、孕妇,不得刑讯

不得鞭背

3)控制死刑的决定权

“诸州死罪不得便决,悉移大理案覆,事尽然后上省奏裁”,“死罪者三奏而后决”。

4)罪疑惟轻,律法断罪

“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律法断罪,皆当以法律令正文,……其正文名例所不及,皆不论。”

(三)权利等差义务本位

1、立法等差:八议入律

亲、故、贤、能、功、贵、勤、宾

2、司法特权:“凡命夫命妇不躬坐讼狱”

“法虽当罪,若以理论之,筐儿者用儒富家奴,而告陷儒富之父。儒富忿恨,故砍杀之,可谓有丈夫所,着从宽免治罪。”(康熙)

3、义务本位:禁民为非、役民为君

(四)诸法并存重刑轻民

1、李悝《法经》的篇章结构

2、皋陶请立民法

尧帝曰:可定刑法,毋(不要)为民法。刑律若定,人民畏敬,天下安宁;汝意(你的意思)不侵民权,以民为重,则王者之威何存?

(五)法尚公平执法原情

1、法尚公平

1)对于违法者,一断于法

2)立公弃私

3)赏当其功,刑当其罪

4)执法必信,司法必平

叔向断案

晋邢侯与雍子争赂田,久而无成。士景伯如楚,叔鱼摄理,韩宣子命断旧狱,罪在雍子。雍子纳其女于叔鱼,叔鱼蔽罪邢侯。邢侯怒,杀叔鱼与雍子于朝。宣子问其罪于叔向。

叔向曰:“三人同罪,施生戮死可也。雍子自知其罪而赂以买直,鲋也鬻狱,刑侯专杀,其罪一也。己恶而掠美为昏,贪以败官为墨,杀人不忌为贼。《夏书》曰:‘昏、墨、贼,杀。’皋陶之刑也。请従之。”乃施邢侯而尸雍子与叔鱼于市。

仲尼曰:“叔向,古之遗直也。治国制刑,不隐于亲,三数叔鱼之恶,不为末减。曰义也夫,可谓直矣。…………三言而除三恶,加三利,杀亲益荣,犹义也夫!”

——《左传·昭公十四年》

2、恭行天理执法原情

“司法官在天理、国法、人情、风习等的支配和综合作用下,对案件作出合于现实理性需要的适当性处理。”

“凡治天下,必因人情”,“法通乎人情,关乎治理。”(《韩非子·八经》)

案例1

韩延寿为东郡太守,以德为治,三年之间,令行禁止,断狱大减,为天下最。后徙冯翊太守,出行巡县至高陵,有兄弟因田争讼。延寿大伤之曰:“幸得备位,为郡表率,不能宣明教化,至令民有骨肉争讼,既伤风化,重使贤长吏、啬夫、三老、孝弟受其耻,咎在冯翊,当先退。”是日移病不听事,因入卧传舍,闭阁思过。一县莫知所为,令丞、啬夫、三老亦皆自系待罪。于是讼者宗族传相责让,此两昆弟深自悔,皆自髡肉袒谢,愿以田相移,终死不敢复争。延寿大喜,开阁延见,内酒肉与相对饮食,厉勉以意,乃起听事。一郡翕然,传相敕励,莫敢犯。

案例2

据呈已悉。李积善于三年前,凭尔等作中,以七百六十金,买王赵氏房屋。因当期未满,立约而未交价。今赵氏复将此屋卖给焦姓,致滋胶葛。在买主执理而争,自应成为在前者得业。而卖主以情相恳,总愿出钱多者得房。房主是一妇人,因穷卖屋,惟利是视。因焦姓加价百金,遂背彼而就此。虽理说不去,而情实可原。李姓既有多金,何处不可置业。何必与贫穷糊涂之妇人,争此闲气。此房著听其另卖。前约作为废纸,可也。

(六)家族本位伦理法治

1、确认家长对子女婚姻的决定权

2、确认家长对财产的支配权

3、确认家长对子女的惩罚权

4、确认侵犯亲权

文档评论(0)

翰林大当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文案个性定制,计划书、方案、策划书专业撰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