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5
第三讲法的起源与发展
历史教给我们什么?
我们能够对它欣赏,只有一个原因:我们知道它的起点在哪里。知不知道这个起点,就形成我们和邻居之间价值判断的南辕北辙。……
对于任何东西、现象、问题、人、事件,如果不认识它的过去,你如何理解它的现在到底代表什么意义?不理解它的现在,又何从判断它的未来?……
40岁之后,发现了历史,知道了沙漠玫瑰一路是怎么过来的,我的兴趣不再是直接的批评,而在于:你给我一个东西、一个现象、一个事件,我希望知道它们在更大的坐标里头,横的跟纵的,到底是在哪一个位置上?在我不知道这个横的跟纵的坐标之前,对不起,我不敢对此加以批判。
——龙应台:《沙漠玫瑰的开放》
一、法的起源
1、原始社会有没有法?
1)什么是法?
2)原始社会是何状态?纠纷如何解决?
两种答案
传统意见:没有
理由1:法是政治文明的产物
理由2:法是阶级斗争的产物
其他意见:有
理由1:外在的强力控制并不一定来自国家
理由2:权利是法的核心要素
法产生的主要标志
特殊的公共权力系统
权利-义务观念的形成
法律诉讼和司法的出现
特殊的公共权力系统
霍贝尔的法律观:
1)特殊的强力、“官吏”的权力和规律性是构成法律的因素
2)法律可以定义为:如果对某一规范置之不理或者进行违反时,照例就会受到拥有社会承认的、可以这样行为的特权人物或集团,以运用物质力量相威胁或事实上加以运用,那么这一规范就是法律规范。
2、法的起源的一般规律
1)生产力的发展引致私有制、阶级与国家的出现。
2)氏族习惯→习惯法→成文法(《古代社会》)
《古代社会》
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中,描述了古罗马社会中习惯法向制定法过渡的一个具体状况。在古罗马尚处在原始氏族社会的时候,一些不成文的习惯法是罗马氏族成员所信奉的。这些习惯法包含了这样一些权利和义务:
1)氏族成员拥有相互继承死者遗产的权利;
2)墓地是公共的;
3)宗教仪式和祭祀具有公共性质;
4)氏族成员相互之间具有互不通婚的义务;
5)土地公有;
6)氏族成员具有相互保护、援助的义务;
7)氏族成员具有使用本氏族姓氏的权利;
8)氏族成员拥有收养外人的权利;
9)氏族成员拥有选举和罢免氏族首领的权利。
3)受宗教规范和道德规范的深刻影响(《摩西十诫》)
摩西十诫
1)除了耶和华之外,以色列人不可有别的神。
2)不可雕刻和崇拜任何偶像。
3)不可妄称耶和华的尊名。
4)当守安息日为礼拜耶和华的圣日。
5)当孝敬父母。
6)不可杀人。
7)不可奸淫。
8)不可偷盗。
9)不可作伪证诬陷他人。
10)不可贪图他人的一切。
3、法和原始习惯的区别
1)产生方式不同。
2)体现本质不同。
3)适用范围不同。
4)调整内容不同。
5)实施方式不同。
6)历史使命不同。
二、法的发展
(一)形式的发展
1、载体的发展
口耳相传→金/石(《汉谟拉比法典》)→纸
2、语言的发展
自然语言→人工语言(条文对比)
新旧法律条文对比(一)
《汉谟拉比法典》第218条
倘医生以青铜刀为自由民施行严重的手术,而致此自由民于死,或以青铜刀割自由民之眼疮,而毁损自由民之眼,则彼应断指。
《德国民法典》第823条
因故意或者过失不法侵害他人生命、身体、健康、自由、所有权或者其他权利者,对他人因此而产生的损害负赔偿义务。
新旧法律条文对比(二)
《汉谟拉比法典》第135条
如果男人在战争中被囚禁而他的房子中没有食物,而他的妻子改嫁并生下小孩;过了不久,当她的丈夫回来到他的家,这个妻子将回到她原来的丈夫身边,但是,孩子们跟随他们的亲生父亲。
第142条
如果一个女人与她的丈夫争吵,并且说:“你对我很不好。”必须提出理由。如果她没有犯罪及过错,但他丈夫离开、忽视她,则这女人没有任何罪责,她可以拿回她的嫁妆,回到她父亲的家。
新旧法律条文对比(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
第37条
被宣告死亡的人与配偶的婚姻关系,自死亡宣告之日起消灭。死亡宣告被人民法院撤销,如果其配偶尚未再婚的,夫妻关系从撤销死亡宣告之日起自行恢复;如果其配偶再婚后又离婚或者再婚后配偶又死亡的,则不得认定夫妻关系自行恢复。
(二)内容的发展
(韦伯的四种理想形态)
1、形式不理性
此类法律的有效性决之于执法者或立法者的神圣性,所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