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中国文化与知识分子的品格(吴晗清)道家.pptVIP

第二讲:中国文化与知识分子的品格(吴晗清)道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讲:中国文化与知识分子的品格(吴晗清)道家;

中国文化在哪里?

道士

和尚

先生;常用成语;中国文化行者;第二讲

道家文化

;纲要;道家;《史记》:“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汉书·艺文志》:“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及放者为之,则欲绝去礼学,兼弃仁义,曰独任清虚可以为治。”

;道家发展梗概;4、秦始皇派遣方士东海寻仙,五次大规模东巡求取长生仙药。

5、汉初短暂辉煌,“文景之治”;汉武帝封禅五岳,大量重用神仙方士,效法秦始皇大搞祀神求仙活动。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6、魏晋重生,以重释老庄为主以成“玄学”,嗣后老庄成为道家正统。

7、唐后涅槃,儒道佛,“禅宗”诞生。唐玄宗编纂《开元道藏》。

8、晚清民国复兴。

;道教;道教发展梗概;4、汉代,张道陵(张陵)开创道教。

战乱,汉顺帝时在鹤鸣山(大邑县)创建五斗米道(入道者须出五斗米),自称太上老君“授以三天正法命为天师”,“为三天法师正一真人”。

其门派以符箓为主,其子孙宗后继承天师称号,而后形成了正一派。为“祖天师”。

因素志于黄老之道,帝诏不就。后入龙虎山,

炼九天神丹。

汉桓帝时在青城山仙逝,相传123岁。;5、魏晋南北朝,佛道交锋,相互借鉴,

灭佛运动。(三五一宗灭佛:指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和后周世宗)

葛洪(公元284~364年),三国方士葛玄之侄孙,东晋炼丹家、医药学家。自号抱朴子。后隐居罗浮山(广东博罗)。

医药《肘后方》:“天行发斑疮”是全世界最早有关天花的记载。

丹书《抱朴子·内篇》:“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铁置换铜)等等。

;葛洪;陶弘景;

梁武帝问他为什么不出山?诗《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云:“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一幅画:两头牛,一头散放水草间;一头金笼头,被人牵驱赶。梁武帝不再强迫。但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故当时人称之山中宰相。

佛教盛况,迫于生存,礼阿育王塔,陶弘景悼好友沈约诗云:“我有数行泪,不落十余年。今日为君尽,并洒秋风前。”

;6、唐朝,尊老子为祖,道教为国教。

唐高祖“道大佛小,先老后释”

唐太宗“朕之本系,起自柱下(李耳)”

唐高宗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

;唐末五代:杜光庭;杜光庭《纪道德》;7、宋代,王重阳

继承了钟吕二人的内丹思想,并以

“三教合一”、“全精、全气、全神”和“苦

己利人”为特点,包并太一道和真大道。

创立全真道。

在全真庵,王重阳诗示马钰:

堪叹人人忧里愁,我今须画一骷髅。

生前只会贪冤业,不到如斯不肯休。

全真七子:

王重阳招收的七大弟子:

马钰、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

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等。

;陈抟老祖;陈抟“谢绝人事,野冠草服,行歌坐乐,日游市肆,若入无人之境,或上酒楼,或宿野店,多游京国间”。

后唐明宗试探陈抟品行,赐3名宫女,陈抟婉言谢绝:“赵国名姬,汉庭淑女,行尤婉美,身本良家,一入深宫,久膺富贵。昔居天上,今落人间,臣不敢纳于私家,谨用安之别馆。臣性如麋鹿,迹若萍蓬,飘若从风之云,泛如无缆之舸,臣送彼复归清禁”。又赋诗一首:

雪为肌体玉为腮,多谢君王送到来。

处士不生巫峡梦,空烦云雨下阳台。;8、元朝,丘处机

全真龙门派祖师丘处机

以70多岁高龄应成吉思汗邀,

西游35000里,在中亚相会成吉思汗。赵宋气数将尽

,金元争霸“兵不嗜杀”者得天下。成就了“一言

止杀”的历史性创举与汉蒙佳话,成吉思汗呼之为“

神仙”,拜之为国师

,长春宫(白云观)

掌管天下道教,为

全真道大发展奠定

了基础。

;9、明朝,张三丰

其祖张良---张道陵---

明太祖寻逐张三丰以期成仙

不老,推崇城隍和土地;

明成祖自诩为真武大帝的

化身,极推崇全真道张三丰;

明世宗朱厚熜以奉道为务

热衷方术,道教登峰造极;

全真派隐仙张三丰强调“三

教归一”,提出筑基修性、

还丹修命的内丹学。

;10、清朝

接受佛教,对道教严格防范和抑制。清初顺、康、雍正等为笼络汉人,抑制程度较宽。乾隆宣布藏传佛教为国教。

全真龙门派方丈王常月(-1680)提出“戒行精严”思想,开创“龙门中兴”,促进全真复苏。曾言:戒是全真第一关,强调要皈依三宝(道、经、师),忏悔罪业,断除障碍,定心守意,清静身心,最

文档评论(0)

celkhn030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