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供电系统柔性架空接触网工程下锚装置安装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手册
一、手册说明
适用范围:本手册适用于供电系统柔性架空接触网工程下锚装置安装全工序,涵盖下锚装置组装(底座预配、补偿绳缠绕、坠砣串码放)、下锚装置安装(底座固定、棘轮调试、坠砣限制架装配)两大核心环节,针对各环节常见质量通病,明确防治措施,供现场技术员、质检员、施工班组使用。
编制依据:《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13)、《城市轨道交通架空接触网技术标准》(CJJT288-2018)、《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1-2018)、《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技术条件》(TB/T2073-2020)及下锚装置安装设计图纸、产品说明书。
核心目标:通过识别质量通病、分析成因、制定精准防治措施,减少下锚装置安装缺陷,确保下锚装置张力补偿功能可靠、结构稳定,满足接触网长期安全运行需求,规避因安装问题引发的供电故障。
二、下锚装置组装质量通病防治
2.1通病1:补偿绳缠绕不规范
2.1.1通病表现
补偿绳在棘轮大小轮上缠绕交叉重叠(单处重叠≥2圈)、圈数偏差超1圈,部分绳体出现松股、断丝;缠绕后未用绑扎带固定或固定松动,导致后期运行中绳体移位,影响张力补偿精度,严重时引发棘轮卡滞。
2.1.2成因分析
操作人员未按“先大轮后小轮”顺序缠绕,仅凭经验操作,导致绳体交叉;
未根据安装温度计算圈数,或计算错误,导致圈数偏差超1圈;
补偿绳搬运过程中随意拖拽,绳体与尖锐物体摩擦造成松股、断丝;
绑扎带选用规格过小(≤8mm)或绑扎时未拉紧,导致固定松动。
2.1.3防治措施
规范缠绕流程与圈数计算:缠绕前按“安装温度-圈数对照表”(参照产品说明书)计算圈数,例:20℃时大轮缠绕3圈、小轮缠绕2圈,圈数标注在棘轮外壳上;缠绕时严格遵循“先大轮后小轮”顺序,每缠绕1圈用手抚平绳体,确保无交叉,缠绕后用钢卷尺测量绳体间距(≥5mm),发现交叉立即拆除重绕。
补偿绳保护与绑扎固定:补偿绳存放于专用工具箱,避免与扳手、螺丝刀等尖锐工具混放;搬运时两人协作,轻拿轻放,禁止拖拽;缠绕完成后选用10mm绝缘绑扎带,在绳体末端(距轮缘10mm处)绑扎2-3圈,绑扎时拉紧至绳体无松动,绑扎带末端用绝缘胶带固定,防止脱落。
质量检查与整改:缠绕后操作人员自检,检查圈数、交叉情况、绳体状态;质检员每组装1套棘轮装置,抽样检查1次,发现松股、断丝(单根断丝≥2处)的补偿绳立即更换,圈数偏差超1圈的重新缠绕,确保符合要求。
2.2通病2:坠砣串码放不合格
2.2.1通病表现
坠砣串码放歪斜(垂直度偏差>5mm)、流水孔未竖直向下,部分坠砣存在裂纹、破损;坠砣卡子固定松动,运行中坠砣串晃动,甚至出现单个坠砣脱落,影响张力补偿稳定性。
2.2.2成因分析
码放时未使用靠尺校准垂直度,仅凭目测判断,导致歪斜;
坠砣进场时未检查外观,混入裂纹、破损(面积>20mm2)的不合格品;
坠砣卡子螺栓紧固力矩不足(<5N?m),或卡子与坠砣贴合不紧密;
码放平台不平整(平整度偏差>3mm),导致坠砣串底部倾斜。
2.2.3防治措施
坠砣进场检验与码放校准:坠砣进场时100%检查外观,裂纹、破损超标的立即退场;码放前用水平仪校准平台平整度(偏差≤3mm),不平整处铺垫薄钢板调整;码放时每码放3个坠砣,用2m靠尺检查垂直度(偏差≤5mm),发现歪斜立即调整,确保流水孔竖直向下(用铅锤校准)。
坠砣卡子固定与检查:选用与坠砣匹配的卡子(适配HT100型坠砣),安装时卡子与坠砣贴合紧密(间隙≤1mm),用扭力扳手紧固螺栓至5-8N?m,紧固后用手扳动卡子,确认无松动;码放完成后,用尼龙绳将坠砣串整体绑扎固定(临时固定),防止搬运时歪斜,安装前拆除临时绑扎绳。
三、下锚装置安装质量通病防治
3.1通病1:上下承锚底座安装不规范
3.1.1通病表现
底座安装位置偏差>10mm(设计要求≤10mm)、与支柱贴合不紧密(间隙>2mm);螺栓紧固力矩偏差大(<25N?m或>40N?m),部分螺栓滑丝,运行中底座松动,甚至出现倾斜,影响棘轮装置稳定性。
3.1.2成因分析
安装前未在支柱上标记底座位置,或标记错误,导致位置偏差;
支柱表面不平整(局部凸起>2mm),未打磨处理,导致底座贴合不紧密;
力矩扳手未校准(校准周期超3个月),测量精度下降,导致力矩偏差;
螺栓选用强度等级过低(<8.8级),紧固时受力过大造成滑丝。
3.1.3防治措施
精准定位与支柱处理:安装前根据设计图纸,用钢卷尺在支柱上标记底座中心位置(偏差≤5mm),标记线清晰可见;用120目砂纸打磨支柱贴合面(范围为底座覆盖区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背影》课内阅读训练.doc VIP
- Amason艾茉森电子乐器VP-73GH说明书.pdf
- 《机械臂结构》课件.ppt VIP
- 护理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范文本科护理护理学毕业论文范文.doc
- 11CD008-4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文件编制要点及示例(电气)(OCR).pdf VIP
-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 简易电子琴 .pdf VIP
- 网课章节答案《科学启蒙》超星尔雅答案2023.pdf VIP
- 吉他六线谱空白模版A4 六线 2mm 8行 通用版2打印模板.pdf VIP
-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完整版.pdf VIP
- 国家开放大学《管理英语4》边学边练Unit 1-4(答案全).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