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复习:课内背诵试题卷.docxVIP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复习:课内背诵试题卷.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复习:课内背诵试题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出自《》)

2.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或()。”(出自《》)

3.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出自《》)

4.春城无处不飞花,()。日暮汉宫传蜡烛,()。(出自《》)

5.咬定青山不放松,()。千磨万击还坚劲,()。(出自《》)

6.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吹散了,如薄雾,被()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出自《》)

7.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出自《》)

8.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总把新桃换旧符。

9.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牧童遥指杏花村。

10.中庭地白树栖鸦,()。今夜月明人尽望,()。(出自《》)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对《匆匆》中句子“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太阳当作人来写。

B.这句话写出了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

C.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惋惜之情。

D.这句话主要是为了突出太阳的运动特点。

2.下列诗句中,不是描写传统节日的一项是()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C.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D.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3.“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中“之”的意思是()

A.弈秋

B.专心致志学下棋的人

C.另一个学下棋的人

D.下棋这件事

4.下列对《竹石》一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借竹子赞美了坚韧不拔、刚正不阿的品格。

B.这首诗主要描写了竹子生长的环境十分恶劣。

C.“千磨万击还坚劲”中的“磨”和“击”指的是竹子被人打磨和敲击。

D.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之情,没有其他深层含义。

5.下列关于《两小儿辩日》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这篇文言文讲述了两个小孩争辩太阳远近的故事。

B.两个小孩的观点不同,但都有自己的理由。

C.孔子因为知识有限,无法判断两个小孩谁对谁错。

D.这篇文章告诉我们看待问题要多角度,不能片面。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10分)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是司马迁说的,出自《史记》。()

2.《寒食》一诗中“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描写的是寒食节这天,皇宫里赏赐蜡烛的情景,体现了皇宫的特权。()

3.“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罢?但不能平,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这句话出自《匆匆》,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4.《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中“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表现了词人消极悲观的人生态度。()

5.《学弈》这篇文言文告诉我们,学习只要有天赋,不用专心也能学好。()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完成练习(共20分)

1.填写《匆匆》中的片段(8分)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过去;默默时,便从()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从我脚边()了。等我

文档评论(0)

小麦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