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经典《祭十二郎文》注释详解.docxVIP

古文经典《祭十二郎文》注释详解.docx

本文档由用户AI专业辅助创建,并经网站质量审核通过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文经典《祭十二郎文》注释详解

引言

《祭十二郎文》,乃唐代古文运动领袖韩愈之千古绝调,堪称中国文学史上抒情祭文之巅峰。十二郎,名老成,韩愈之侄,亦韩氏家族继嗣之望。二人自幼孤苦相依,情同手足。老成猝然离世,韩愈悲痛欲绝,遂作此文以寄哀情。其文不假雕饰,直抒胸臆,字字泣血,声声断肠,将叔侄间深厚情谊与失亲之痛抒发得淋漓尽致,故能穿越千年,感人肺腑。今特对其进行注释详解,冀能助读者深入文本,体悟韩文“文以载道”之外,更有“情以动人”之至境。

原文分段注释详解

第一段

【原文】

年月日,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

【字词注释】

*年月日:古人作文常不书具体日期,或因悲痛恍惚,或为行文惯例。此处亦含沉痛之情。

*季父:叔父。兄弟排行,伯、仲、叔、季,季为最幼。韩愈自称。

*十二郎:韩老成,韩愈次兄韩介之子,过继给长兄韩会。“郎”是唐代对年轻男子的尊称或昵称。

*闻汝丧之七日:听到你去世消息已经七天了。

*乃能衔哀致诚:才能够怀着悲哀表达诚挚的心意。乃,才。衔哀,心中含着悲哀。致诚,表达诚意。

*建中远具时羞之奠:派建中从远方备办应时的鲜美祭品。建中,韩愈家中仆人。远具,从远方备办。时羞,应时的美味食物。羞,通“馐”。奠,祭品。

*灵:神灵,指十二郎的亡灵。

【释义与评析】

开篇点明写作时间、身份、事由及祭奠之意。“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此句看似平淡,实则蕴含巨大悲痛。七日方能动笔,足见噩耗传来,韩愈身心俱摧,神智几不能支。“乃能”二字,写出其强忍哀痛、勉力为文之状。遣仆“远具时羞”,虽祭品寻常,然“致诚”二字,点明此祭重在情真,而非物丰。全文以“告汝十二郎之灵”起笔,直抒胸臆,如与亡者相对,奠定全文凄切哀婉之基调。

第二段

【原文】

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时尤小,当不复记忆。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字词注释】

*孤:幼年丧父称孤。韩愈三岁丧父。

*不省(xǐng)所怙(hù):不知道父亲的模样。省,知道。怙,本指依靠,此处代指父亲。《诗经·小雅·蓼莪》:“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后以“怙恃”为父母的代称。

*惟兄嫂是依:即“惟依兄嫂”,宾语前置句。惟,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殁(mò):死亡。韩愈长兄韩会死于韶州刺史任上,时年四十二。

*河阳:今河南孟州,韩氏祖籍。

*就食江南:唐德宗建中年间,中原战乱,韩愈随嫂移居宣州(今安徽宣城),因其兄韩会曾在江南为官,有旧业在此。就食,谋生。

*零丁:通“伶仃”,孤独无依貌。

*三兄:指韩愈的三个哥哥,其中韩会、韩介为其同母兄,另一兄可能早夭,史载不详。

*早世:早逝。世,通“逝”。

*先人:指韩愈已去世的父亲韩仲卿。

*两世一身:祖父和父亲两代,后代都只剩下一个男丁。即孙子辈只有你,儿子辈只有我。

*形单影只:形容孤独,没有同伴。

【释义与评析】

此段追忆往昔,叙述叔侄二人“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的成长经历。韩愈开篇即言“吾少孤”,继之以“兄殁南方”、“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层层递进,展现韩氏门祚之衰微。“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数语道出二人在家族中的特殊地位与深厚联系,为后文痛失所依之悲张本。引嫂之言“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更是字字泣血,将家族的殷切期望与生存的沉重压力尽寓其中。“汝时尤小,当不复记忆。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今昔对比,益增感慨。当年未解之悲,今日回想,痛彻心扉,悲上加悲。此段以质朴语言写家常往事,情感真挚,如泣如诉,为全文奠定了浓厚的悲剧氛围。

第三段

【原文】

吾年十九,始来京城。其后四年,而归视汝。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遇汝从嫂丧来葬。又二年,吾佐董丞相于汴州,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取其孥。明年,丞相薨,吾去汴州,汝不果来。是年,吾佐戎徐州,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罢去,汝又不果来。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不可以久;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呜呼!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字词注释】

*京城:指长安。韩愈十九岁赴长安应试。

*归视汝:回家看望你。

*省(xǐng)坟墓:祭扫祖坟。

*遇汝从嫂丧来葬:指韩愈嫂郑氏于贞元九年(公元793年)去世,十二郎奉其灵柩归葬河阳,韩愈自长安往

文档评论(0)

快乐开心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