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语文 专题02 古诗文阅读鉴赏(期中专项训练)(原卷版).docxVIP

八上语文 专题02 古诗文阅读鉴赏(期中专项训练)(原卷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02古诗文阅读鉴赏

一、名句名篇默写

1.(24-25八年级上·福建福州·期中)根据语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自然山水,或雄奇高峻,如三峡的山“①,隐天蔽日”(郦道元《三峡》);或明媚秀丽,如西湖早春“②,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或雄浑壮丽,如塞外奇景“③,=4\*GB3④”(王维《使至塞上》)。

置身其中,总能让人流连忘返,引起无限的情思:烟波凄迷,惹动了崔颢的乡愁,他不禁吟咏“⑤?⑥”(崔颢《黄鹤楼》);叶绿花盛,春日佳景,勾起了女子的思念,她黯然感慨“此物何足贵?⑦”(《庭中有奇树》);月色空明,疏影摇曳,引得苏轼感叹“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⑧”(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二、诗歌鉴赏

2.(24-25八年级上·河南信阳·期中)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描写的景象前后三变,先是明丽如画,接下来神异渺茫,最后归于朦胧凄迷,风貌有别。

B.诗作以“愁”字收篇,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表现了缠绵的乡愁。

C.颈联写登高所见,色彩鲜明,对仗工整,各用一个叠词,音韵清朗,富于音乐美。

D.该诗不仅写景,还有抒情。前四句抒写了人去楼空,世事苍茫的感慨;后四句描绘了登楼所见,烘托思乡之情。

(2)李白登临黄鹤楼曾言:“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细读全诗,简析本诗写景的精妙之处。(答出一点即可)

3.(24-25八年级上·江苏苏州·期中)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①

(唐)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②。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③接舆④醉,狂歌五柳⑤前。

[注]①此为王维和好友裴迪唱和之作。辋川:水名,在今陕西终南山下,山麓有王维的别墅。王维曾遭贬外放,晚年居于此。②潺湲(chányuán):水流缓慢的样子。③复值:又遇到。④接舆:春秋时楚国隐士,以接舆喻裴迪。⑤五柳:陶渊明自称“五柳先生”,诗人自比陶渊明。

(1)与“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两句蕴含的情感最相似的一项是(???)

A.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 B.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王绩《野望》)

C.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D.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2)请结合本诗内容,分析诗人在辋川闲居的生活有哪些“情趣”?

三、文言文阅读

4.(24-25八年级上·广东江门·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乙】

林逋①喜为诗,多奇句,既就稿,随辄②弃之。或谓:“何不录以示后世?”逋曰:“吾方晦迹③林壑,且不欲以诗名一时,况后世乎!”然好事者往往窃记之,今所传尚三百余篇。

林逋隐居杭州孤山,常畜两鹤,纵之则飞入云霄,盘旋久之,复入笼中。逋常泛小艇,游西湖诸寺。有客至逋所居则一童子出应门延客坐为开笼纵鹤。良久,逋必棹小船而归。盖常以鹤飞为验④也。

(摘编自《宋史·林逋传》《梦溪笔谈》,有删改)

[注释]①林逋:字君复,北宋诗人。②辄:就。③晦迹:隐居。④验:证据,凭证。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急湍甚箭/可爱者甚蕃B.猛浪若奔/虽乘奔御风

C.林逋喜为诗/其印为余群从所得D.既就稿/蒙乃始就学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②良久,逋必棹小船而归。

(3)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有客至逋所居则一童子出应门延客坐为开笼纵鹤

(4)如果你是旅行社的导游,你将如何向游客介绍富春江呢?请结合【甲】文中的相关描写,写一段导游词。

(5)假如吴均与林逋跨越时空相遇,你觉得他们能成为志趣相投的好友吗?请结合【甲】【乙】两文简要说说你的看法。

5.(24-25八年级上·江苏

文档评论(0)

思源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中小学教育!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5年11月0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