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古代士人群体的政治角色
清晨的国子监里,晨钟未响,穿青衫的学子已捧着《论语》低声诵读;暮春的曲江池畔,新科进士们簪花骑马,马蹄踏碎满地落英;深冬的县衙里,致仕归乡的老举人裹着粗布棉袄,在案前批着族中子弟的诉状——这些场景串起的,是中国古代士人群体跨越两千年的政治生命。他们既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践行者,也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理想承载者,更是连接庙堂与江湖的关键纽带。要理解这个群体的政治角色,需从其形成脉络说起,再看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具体作为,最后触摸那抹始终未灭的精神底色。
一、从”游士”到”儒士”:士人群体的历史嬗变
1.1先秦:士阶层的萌芽与觉醒
“士”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原指执戈的武士,是贵族阶层中最低的一级。到了春秋战国,礼崩乐坏的社会大变动让”士”发生了质变。随着井田制瓦解,部分贵族降为平民,又有平民通过学习掌握知识,“士”逐渐从血缘身份转向文化身份。这时候的”士”像一群”精神候鸟”:孔子带着弟子周游列国,“累累若丧家之犬”却坚持”知其不可而为之”;苏秦佩六国相印,张仪以连横破合纵,孟子”说大人则藐之”,庄子”曳尾于涂中”——他们或为帝王师,或为策士,或为隐士,但共同标志着士阶层的觉醒:不再满足于”执干戈以卫社稷”的工具性角色,而是以”道”自任,试图用知识影响政治。
1.2汉唐:儒士集团的制度化成型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关键转折点。当公孙弘以布衣为丞相,当太学里走出第一批”通经致用”的儒生,士人与政权的结合有了制度保障。察举制下”孝廉”的选拔,九品中正制初期”唯才是举”的尝试,再到隋唐科举制的创立,都在强化一个趋势:士人群体逐渐成为官僚体系的主要来源。唐代长安城的崇仁坊里,备考举子的灯火彻夜不熄;曲江宴上,新科进士的题名碑前围满羡慕的人群——这些细节说明,通过读书入仕已成为士人最主要的人生路径。更重要的是,儒家”修齐治平”的理念被官方意识形态接纳,士人的政治角色从”游士”的自由裁量,转向”儒士”的制度性参与。
1.3宋元明清:士绅阶层的在地化深化
宋代”取士不问家世”的科举改革,让寒门子弟有了更多机会。范仲淹创设义庄,朱熹修订《家礼》,这些举动标志着士人开始从”朝堂”向”乡野”延伸。明清时期,生员、举人、进士构成的”绅衿”群体,既是”在朝为官”的预备军,更是”在野为绅”的地方领袖。江南的书院里,老塾师带着童生读《朱子语类》;徽州的祠堂中,族正(多由致仕士人担任)主持着族规的修订;灾荒年间,乡绅们牵头开仓放粮、组织义捐——士人群体的政治角色不再局限于中央政权的运作,更深入到基层社会的治理,形成”皇权不下县,县下惟乡绅”的独特治理结构。
二、道统与政统的交织:士人群体的政治实践
2.1参政议政:官僚体系的核心支柱
从汉代的”三公九卿”到明清的”六部九卿”,从州郡僚佐到封疆大吏,官僚队伍的主体始终是士人。他们的政治参与不仅是”做官”,更是”做事”。比如唐代的魏徵,任谏议大夫期间进谏200余次,连李世民都感慨”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宋代的包拯,在开封府任上”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用法律维护吏治清明;明代的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时说”苟利社稷,死生以之”,用改革推动王朝中兴。这些具体的政治实践中,士人将儒家”经世致用”的理念转化为治国方略,成为国家机器运转的”润滑剂”和”推进器”。
2.2道统制衡:士人的精神坚守
在”君权神授”的古代,士人群体始终坚持”道统高于政统”的信念。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讲”从道不从君”,这些思想像一根隐形的准绳,约束着皇权的扩张。宋代理学家程颢在担任地方官时,面对皇帝”如何为治”的询问,直言”正心窒欲,求贤育材”;明代的方孝孺,面对朱棣的屠刀仍坚持”士可杀不可辱”,其《深虑论》中”治天下者,当有深谋远虑”的警告,至今读来仍振聋发聩。这种道统与政统的张力,让古代政治不至于完全沦为”帝王家的私器”,而是保持着”天下为公”的理想底色。
2.3教化中介:连接庙堂与江湖的桥梁
士人最独特的政治角色,或许在于他们是”文化基因的传递者”和”社会共识的凝聚者”。在中央,他们参与修史(如司马迁写《史记》、欧阳修修《新唐书》)、制定礼仪(如《大唐开元礼》的编纂);在地方,他们创办书院(如朱熹重建白鹿洞书院)、修订族谱(如王阳明为家族写《续编族谱记》)、调解纠纷(如清代乡绅用”乡约”化解邻里矛盾)。这种”上通下达”的功能,让国家的政策能通过士人的解释被基层理解,基层的诉求也能通过士人的渠道被庙堂听见。比如清代的”耗羡归公”改革,最初就是山西士绅提出的民间方案,后来被雍正采纳推行全国。
三、理想与现实的碰撞:士人群体的历史局限
3.1依附性:皇权阴影下的生存困境
尽管士人高喊”以道事君”,但现实中他们始终无法摆脱对皇权的依附。汉代的”党锢之祸”,李膺、陈蕃等士人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年供应链管理专业人士考试题库(附答案和详细解析)(1103).docx
- 2025年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题库(附答案和详细解析)(1102).docx
- 2025年大数据工程师职业资格认证考试题库(附答案和详细解析)(1026).docx
- 2025年智慧医疗技术员考试题库(附答案和详细解析)(1029).docx
- 2025年智能交通系统工程师考试题库(附答案和详细解析)(1026).docx
- 2025年注册结构工程师考试题库(附答案和详细解析)(1026).docx
- 2025年注册风险控制师(CRC)考试题库(附答案和详细解析)(1102).docx
- 2025年碳金融分析师考试题库(附答案和详细解析)(1027).docx
- 《庄子》哲学思想与现代自由精神的比较.docx
- 中国古代数学算法起源.docx
最近下载
- 2019年度财政支持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名单.pdf VIP
- 2025年团课考试试题及答案.doc VIP
- 信息管理学基础-第5章 信息组织.ppt VIP
- 青岛柯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废弃油脂收运与粗炼项目报告表公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pdf
- 信息管理学基础-第4章 信息获取.ppt VIP
- 信息管理学基础-第3章 信息分布.ppt VIP
- 《黄土高填方地基技术规程》.pptx VIP
- QB∕T 5512-2020 框架式结构帐篷.pdf
- 信息管理学基础-第2章 信息交流.ppt VIP
- 生成式人工智能原理及其影响和应用(南开大学)学习通网课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