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儿童常见疾病预防要点.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秋季儿童常见疾病预防要点

清晨送孩子上学时,常能看到家长追在后面喊“把外套穿上”——秋季的风裹着凉意,昼夜温差能有十多度。对免疫系统还在发育的孩子来说,这样的季节变换就像一场“健康小考”。作为儿科门诊工作近十年的护士,我太明白家长们的焦虑:昨天还活蹦乱跳的孩子,今天突然发烧咳嗽;刚止住的腹泻,换了个奶粉又开始闹;明明打扫得很干净,孩子却揉着鼻子说“妈妈我难受”……其实,秋季儿童常见疾病虽多,但只要抓住规律、科学预防,完全能让孩子少遭罪。接下来,咱们就从气候特点、常见疾病类型到具体防护方法,好好唠一唠。

一、先懂“秋”脾气:秋季气候特点与儿童生理特殊性

要做好预防,得先明白“敌人”是谁。秋季的气候有三个关键特点,刚好和孩子的生理弱点“对上了”。

(一)温差大,孩子体温调节能力弱

白天太阳一晒还像夏天,傍晚风一吹就凉飕飕。成年人的体温调节中枢能快速适应温度变化,但3-6岁孩子的下丘脑还没发育成熟,皮肤表面积大、血管丰富,一旦穿得过多或过少,要么出汗后着凉,要么直接被凉风“钻空子”。门诊常遇到家长说“就带他在小区玩了半小时,回来就打喷嚏”,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二)空气燥,黏膜防御功能下降

入秋后空气湿度明显降低,我们的鼻腔、咽喉、肠道黏膜都像“缺水的土壤”。孩子的黏膜更薄、血管更丰富,干燥会导致黏膜分泌的黏液减少——这层黏液本来是阻挡病毒细菌的“天然屏障”,现在变薄了,病毒就更容易附着、入侵。所以秋季孩子的“小毛病”特别多:流鼻血、喉咙干痒、大便干硬,都是黏膜干燥在“报警”。

(三)病毒活跃,交叉感染风险高

很多家长以为“天冷了病毒就死了”,其实秋季反而是部分病毒的“狂欢季”。比如轮状病毒喜欢20℃左右的环境,流感病毒在干燥空气中存活时间更长;再加上孩子上幼儿园、去游乐场,人群密集的地方容易互相传染。去年11月门诊统计,因交叉感染住院的孩子比夏季多了30%。

二、对号入座防疾病:秋季儿童常见问题及应对

明白了“秋”的脾气,咱们再看具体的“健康威胁”。根据近三年门诊数据,秋季儿童就诊量前四位的疾病依次是:呼吸道感染(占45%)、腹泻(占25%)、过敏性疾病(占18%)、皮肤问题(占7%)。接下来逐个拆解,教您“见招拆招”。

(一)呼吸道疾病:从感冒到肺炎,重点防“层层升级”

这是秋季最常见的问题,轻的是普通感冒,重的可能发展成支气管炎、肺炎。很多家长分不清“普通感冒”和“流感”,其实两者差别挺大:普通感冒主要是鼻塞、流清涕、轻微咳嗽,孩子精神状态还不错;流感则是突然高烧(39℃以上)、浑身没劲、肌肉酸痛,甚至呕吐。去年流感季,有位妈妈带着4岁孩子来看病,说“孩子前一天还能跑能跳,早上突然说腿疼,量体温39.5℃”,这就是典型的流感症状。

预防关键要做三件事:

穿衣讲“三暖二凉”:背暖(摸后背不凉不潮)、肚暖(护好肚脐,避免受凉引发肠痉挛)、脚暖(穿透气的袜子,避免光脚踩地板);头凉(孩子散热主要靠头部,捂太严容易出汗后着凉)、心胸凉(胸口捂太厚反而影响呼吸,孩子活动时更易闷汗)。我常跟家长说:“别用自己的体感给孩子穿衣服,摸脖子后颈最准——温温的刚好,有汗就是穿多了。”

增强黏膜防御:每天用生理盐水给孩子洗鼻(3岁以上可用洗鼻器,小小孩用喷雾),保持鼻腔湿润;室内湿度保持在50%-60%(用加湿器的话,记得每天换水、每周消毒);鼓励孩子多喝温水,喉咙干时含一块温凉的苹果片,比猛灌热水更舒服。

疫苗+隔离双保险:6月龄以上孩子建议每年9-10月接种流感疫苗(保护期约8个月);如果家里有人感冒,一定要戴口罩、分餐,避免对着孩子咳嗽;幼儿园如果有孩子确诊流感,建议暂时在家观察3天。

(二)肠道疾病:“一拉就慌”?先分清是感染还是“吃错了”

秋季腹泻分为两种:一种是感染性的(轮状病毒、诺如病毒为主),另一种是功能性的(饮食不当、腹部受凉引起)。轮状病毒腹泻俗称“秋季腹泻”,典型症状是“先吐后拉”,大便像“蛋花汤”,一天能拉10多次,还可能发烧;诺如病毒则来势更猛,呕吐比腹泻更明显,容易在托幼机构爆发。去年10月有个小班,3天内7个孩子陆续呕吐,最后确诊是诺如病毒,就是通过共用玩具传染的。

预防核心在“病从口入”和“补液防脱水”:

严把入口关:孩子的餐具每天用开水烫10分钟(特别是爷爷奶奶喜欢嚼碎喂饭的,一定要制止,唾液里的细菌会传染);水果用流动水冲洗,最好去皮(比如苹果、梨);不吃隔夜饭(尤其是粥、面条,放久了容易滋生细菌);外购的凉菜、沙拉尽量不给孩子吃。

做好手卫生:孩子玩完玩具、摸过公共设施后,一定要用肥皂洗手(至少洗20秒,唱完一遍《生日快乐歌》的时间);家长换完尿布、处理完呕吐物后,也要彻底洗手,避免间接传染。

腹泻别慌,先补液:很多家长一看孩子拉肚子就喂止泻药,其实轮状病毒腹泻是“自限性”的(一般7天左右自愈),最怕的是脱水。

文档评论(0)

【B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