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汉语言文学专升本专项训练测试卷(含答案).docx

2025年汉语言文学专升本专项训练测试卷(含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5年汉语言文学专升本专项训练测试卷(含答案)

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_________子的_________篇。

2.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主要指名词、形容词、动词在一定条件下活用如_________、_________等。

3.现代汉语中,“他飞快地跑了”这句话的主语是_________,谓语是_________。

4.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以《文心雕龙》和《诗品》为代表的批评著作,分别由_________和_________所著。

5.唐代诗歌流派中,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_________诗派,其诗歌风格雄浑壮阔,多描写边塞风光。

6.“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倡导白话文、反对文言文的主要人物有陈独秀、胡适、_________等。

7.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体现了中国现代散文_________的特点。

8.在外国文学史中,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包括《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和_________。

9.语言的本质功能包括_________功能和_________功能。

10.“赋、比、兴”是_________文学中常用的三种表现手法。

11.“表”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介于_________与_________之间。

12.语音的三个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13.成语“画蛇添足”比喻_________。

14.《左传》属于_________体,其记叙方式以_________见长。

15.“词”这种文学体裁起源于唐代,盛行于_________代。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文学流派

2.被动句式

3.语境

4.文学鉴赏

5.语法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简述律诗在格律方面的主要要求。

2.简析现代汉语中“的、地、得”使用上的区别。

3.简述《呐喊》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4.简述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的构成要素。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论述中国古代诗歌的意境美及其表现手法。

2.结合具体作品,论述语言在塑造人物形象中的作用。

五、语言运用题(共15分)

1.下面这段文字中有三处语病,请找出并加以修改。(6分)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乡差距逐步缩小,社会风气也得到明显好转。这一切都得益于党的正确领导以及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更应该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9分)

材料:竹,挺拔、坚韧、虚心、有节。它四季常青,不畏严寒酷暑,在山野间、庭院里,装点着环境,奉献着清香。人们常用“虚心竹有节,有节竹虚心”来赞美它的品格。

请以“竹之德”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

试卷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子;学而

2.动词;形容词

3.他;飞快地跑了

4.刘勰;钟嵘

5.边塞

6.鲁迅

7.朴实真挚

8.麦克白

9.交际;表达

10.《诗经》

11.诗歌;散文

12.音高;音强;音长

13.多此一举

14.编年;叙事

15.宋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文学流派: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由一批具有共同思想基础、审美趣味和创作风格的作家所形成的文学集团或文学派别。它通常在创作题材、体裁、风格、表现手法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共同特征。

*解析思路:首先定义文学流派的概念,强调其构成要素(作家群体性)和特征(共同思想、审美、风格)。其次点明其外在表现(题材、体裁、风格、手法等方面的共性)。最后强调其历史性(一定时期内)。

2.被动句式:指句子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承受者,而不是行为的发出者。在现代汉语中,通常通过使用被动词(如“被”、“让”、“叫”、“给”)或将介词“被”放在动词前构成;在没有明确使用被动词时,也需通过上下文或语序(如“被他打”)来体现被动意义。

*解析思路:首先点明被动句的核心意义(主语是行为承受者)。其次举例说明现代汉语中常见的被动句式构成方式(使用“被”字句、其他被动词、语义被动句)。最后强调其本质是表达非自主的行为或影响。

3.语境:指语言运用所依赖的特定环境,包括语言内部的环境(如上下文、词语搭配)和语言外部的环境(如说话的时间、地点、场合、参与者身份、交际目的、文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95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