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诗词鉴赏《卧写喜雨》含答案.docxVIP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卧写喜雨》含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卧写喜雨》含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卧写喜雨①

唐庚

老去生涯白木镵②,脱逢艰食更何堪。

春深野色忧年恶,夜半檐声觉雨甘。

睡外莫听泥滑滑③,想中已睹麦含含。

明朝竹径添幽事,玉版④堂头作小参⑤。

【注】①原题为《壬辰九月不雨,至癸巳年三月,穑事去矣,今夕辄复霈然,喜甚,卧作此诗》。②白木镵(chán)?:铁制掘土工具。??③泥滑滑:竹鸡的别名,诗中指其叫声??。④玉版:笋的别名,此处指雨后新笋??。⑤小参:简短的参禅活动,体现诗人闲适心境。??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原题点明本诗的写作背景及缘由,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序的作用相似。

B.首联中,“白木镵”暗示生活的不易,“更”字突出了粮食匮乏时的艰难。

C.连续半年没下雨,看到春深时田野的景象,诗人不禁担忧今年庄稼的收成。

D.诗人并不愿意听到竹鸡此起彼伏的叫声,因为它们的叫声打断了他的思绪。

16.本诗原题中说:“今夕辄复霈然,喜甚,卧作此诗。”诗人是如何表现“喜甚”的?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答案】D

D.“不愿意听到竹鸡此起彼伏的叫声,因为它们的叫声打断了他的思绪”理解错误。“睡外莫听泥滑滑”中,“莫听”并非“不愿意听”,而是“不必听”。结合尾联“明朝竹径添幽事”可知,诗人因雨生喜,想象雨后竹笋破土、可参禅赏景的惬意,“泥滑滑”的叫声反而是雨足的象征,并非“打断思绪”。此句实则以竹鸡啼鸣烘托雨后生机,表达对甘霖的欣喜。

16.【答案】①通过视听结合:“春深野色”是视觉描写,“夜半檐声”是听觉描写,视听结合,使诗人久旱逢甘霖的喜悦之情更真实可感。

②巧用通感:诗人听到下雨时屋檐上的流水声觉得雨甘甜,将听觉与味觉联通,增强了“喜甚”的表达。

③通过虚实结合:雨声和竹鸡叫声是实写,小麦孕穗和竹笋放在厅堂之上是虚写,虚实结合,增强了诗人对下雨的喜悦之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6****127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