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植物种植施工方案.docxVIP

边坡植物种植施工方案.docx

本文档由用户AI专业辅助创建,并经网站质量审核通过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边坡植物种植施工方案

一、项目概况与施工目标

(一)项目背景

边坡植物种植是生态修复与工程建设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深入推广,我国在基础设施建设、矿山治理、水土保持等领域对边坡生态防护的需求日益迫切。本项目涉及的边坡位于XX省XX市XX区XX道路工程K5+120-K8+450段右侧,为工程建设形成的岩土质边坡,存在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风险高、景观协调性差等问题。为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提升边坡稳定性与生态环境质量,特实施本边坡植物种植工程,通过植被恢复实现固土护坡、改善微气候、美化景观的综合目标。

(二)工程概况

1.边坡基本参数

本工程边坡总长3.33km,坡高8-25m不等,坡度35°-60°,分为三级马道,马道宽度2.0-3.0m。边坡类型为上岩下土复合型边坡,上部为砂岩强风化层,厚度3-8m,岩体破碎,节理裂隙发育;下部为粉质黏土层,厚度5-12m,土壤渗透系数为1.2×10??cm/s,抗剪强度较低。边坡区域地下水埋深1.5-3.0m,雨季易出现表层滑塌。

2.自然条件

项目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降雨量1200mm,降雨集中在5-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65%;年均气温18.5℃,极端最高气温39.2℃,极端最低气温-2.1℃,无霜期280天。土壤类型以黄棕壤为主,pH值5.5-7.2,有机质含量0.8%-1.2%,氮、磷、钾含量中等,局部区域存在土壤贫薄、保水性差的问题。

3.现状植被

边坡现有植被以零星分布的狗尾草、白茅等禾本科杂草为主,覆盖率约15%,无灌木和乔木生长。受雨水冲刷,坡面存在多条浅沟,深度0.2-0.5m,局部区域出现小范围崩塌,亟需通过植被种植进行生态修复。

(三)施工目标

1.生态目标

2.景观目标

构建“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植物景观,春季以紫穗槐、胡枝子等灌木开花为主,夏季以狗牙根、高羊茅等草本覆盖为主,秋季保留少量观赏草种,冬季以常绿草本(如麦冬)保持绿色;植被色彩与周边山体、道路景观协调,形成自然和谐的视觉效果。

3.技术目标

苗木成活率≥95%,保存率≥90%;采用生态友好型种植工艺,减少对边坡原结构的扰动;引入节水灌溉技术,灌溉用水利用率达80%以上;施工周期控制在120天内(不含养护期),确保在雨季来临前完成基础种植工作。

二、施工准备

(一)技术准备

1.施工图纸会审

施工单位收到设计单位提供的边坡植物种植施工图纸后,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测量、质检等部门人员进行图纸会审。会审内容包括核查边坡设计坡度、分级马道尺寸与现场实际地形的一致性,确认植物配置清单中物种的生态适应性(如紫穗槐、狗牙根等是否满足项目区亚热带季风气候及黄棕壤土壤条件),检查喷播区域、排水沟布置等设计细节的合理性,并形成图纸会审纪要,对存在的问题及时与设计单位沟通解决。例如,针对原设计中局部坡度达60°区域的草本种植方案,经会审后调整为“草本+三维网+锚杆”复合防护措施,以增强陡坡植被稳定性。

2.技术方案交底

在施工前,项目技术负责人根据会审后的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编制详细的《边坡植物种植专项施工方案》,方案内容涵盖种植工艺(如喷播、穴植、植生带等选择)、土壤改良配方、灌溉系统布置、养护技术标准等。随后组织施工管理人员、班组长进行技术交底,明确各分项工程的施工要点、质量控制指标(如苗木成活率≥95%、喷播厚度≥2cm)及安全注意事项。对特殊工序(如高边坡锚固施工、雨季种植),需单独编制作业指导书,并通过现场示范交底确保施工人员理解到位。

3.测量放线

测量组根据设计坐标和标高,利用全站仪和水准仪进行边坡种植区域的测量放线工作。首先在边坡顶部、底部及马道边缘设置控制桩,标定出每级马道的边界线和坡面网格(网格尺寸一般为10m×10m),确保种植范围符合设计要求。对于植物配置分区(如灌木区、草本区、观赏草区),采用不同颜色的标识桩进行标记。放线完成后,由质检员复核测量成果,确保误差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内(如坡脚线偏差≤±50mm,高程偏差≤±30mm)。

(二)物资准备

1.种植材料选择

根据项目区气候、土壤条件及设计要求,优先选择乡土适生植物材料。草本植物选用狗牙根(耐旱、固土能力强)和高羊茅(耐贫瘠、覆盖快),混合比例为7:3;灌木选用紫穗槐(根系发达、固土效果好)和胡枝子(耐修剪、花期长),采用1年生容器苗,苗高≥30cm、地径≥0.5cm;观赏草选用狼尾草和芒草,用于马道边缘和坡顶点缀。所有苗木需具备植物检疫证书,进场时进行外观检查,确保根系完整、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

2.辅助材料准备

土壤改良材料包括有机肥(腐熟羊粪,有机质含量≥45%)、保水剂(聚丙烯酸钾类型,吸水率≥300倍)和土壤固化剂(植物型,环保无污染),按设计比例(有机肥5kg/

文档评论(0)

139****72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