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病毒性肝炎
流行过程02part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
甲型肝炎传染源:主要是急性期病人和亚临床感染者。潜伏期15-50天,平均30天。急性期病人:急性黄疸型病人:传染性强。感染后1-2周后,ALT升高前,即可随粪便排毒,持续约3-4周。潜伏期末至黄疸出现后1-2天,粪便中病毒数量最多。早诊断、早隔离意义大。急性无黄疸型病人:占甲肝病例50-90%,是危险的传染源,尤其是6岁以下。症状不典型,易误诊。传染源的意义更大。重型肝炎病人:急性和亚急性。比例少,易重视,传染源意义较小。亚临床感染者:隐性感染者。感染HAV后,无明显的临床表现和特征,肝功能检测ALT可正常或轻度升高,但血清和粪便中存在病毒。人数多,活动范围大,暴发、散发均可。感染的动物:黑猩猩、狨猴、短尾猴、恒河猴等动物的血清、肝组织、胆汁和粪便中。02第二部分流行过程
甲型肝炎传播途径:粪-口途径经食物传播:贝类水产品最常见,多为暴发。凉拌食品也可传播,可散发或暴发。经水传播:地方性流行。雨季或暴雨后,冲刷粪便污染水源。可引起暴发。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手、食品、玩具等,直接或间接经口。多为散发。其他:偶有输血或血制品传播。易感人群:普遍易感。抗HAV阴性人群。6月以内有来自母体抗HAV,不易感,两年内基本消失;6月龄以后易感。甲肝流行率与居住条件、卫生习惯、教育水平等有关。感染后可获5-7年的牢固免疫力。再发感染的极为罕见。人群抗体水平达80%左右时,可形成免疫屏障,降低易感性。接种疫苗的意义。02第二部分流行过程
乙型肝炎传染源:急性、慢性乙肝病人和无症状携带者。潜伏期30-120天,平均60-90天。病人:急性乙肝在潜伏期末出现HBVDNA即有传染性,血中浓度高,是重要传染源。无黄疸型病人比黄疸型病人意义更大。慢性乙肝病情隐匿、迁延不愈,也是重要传染源。无症状携带者:HBsAg携带者,指血清HBsAg阳性,无肝炎症状和特征,肝功能正常,经半年观察无变化者。人群数量大、分布地区广、活动范围大,传染源意义大。传染源作用和传播机制实现与职业有关。02第二部分流行过程
乙型肝炎传播途径:体液传播。经血传播:输血后肝炎,含有HBV的血液及血制品引起。医源性传播。母婴传播:垂直传播。婴儿感染后极易慢性化,部分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方式有产前传播(宫内传播)、产程中传播和产后传播。性接触传播:接吻、性交等方式。特别是男同。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家庭聚集性特点。唾液、血液、尿液、胆汁、乳汁等污染生活用品所致。蚊虫叮咬。02第二部分流行过程
乙型肝炎易感人群:普遍易感。原发性抗体反应:初次感染HBV后6-23周出现抗-HBs,滴度不高。继发性抗体反应:再次感染时体内已存在抗-HBs,感染后2周抗-HBs水平迅速升高,但不发病。HBV各亚型之间有交叉免疫,与其他型肝炎之间无交叉免疫。易感性一般随年龄增大而降低。高危人群:HBV感染者的性伴侣及家人、HBsAg阳性母亲的胎儿和婴儿、经常接触血制品的医务工作者、受血者、器官移植者、血液透析者、免疫能力低下者、性工作者、HIV感染者等。02第二部分流行过程
丙型肝炎传染源:病人。潜伏期2-26周,多为6-9周。病人在发病前12天血液即有传染性,持续整个急性期和慢性期,可携带病毒数年或数十年。慢性丙肝病人是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与乙肝类似。经血传播:输血与血制品;注射、针刺、器官移植、骨髓移植、血透等。性传播:母婴传播:几率4%-7%。易感人群:无保护抗体,普遍易感。可发生HBV双重感染。02第二部分流行过程
丁型肝炎传染源:病人和HBV/HDV携带者。潜伏期1-6个月,多为3-7周。重叠感染的HBsAg携带者是HDV的最为重要的传染源。传播途径:与乙肝类似。经血传播:输血与血制品;注射、针刺、器官移植、骨髓移植、血透等。日常生活接触:体液、唾液、汗液、血液、精液污染生活用品。母婴传播:传播率低。易感人群:无保护抗体,普遍易感。02第二部分流行过程
戊型肝炎传染源:病人和受感染动物。潜伏期10-60天,平均40天。病人:症状出现前1周,粪便即可检出HEV,发病后2周传染性消失;在潜伏期末和急性发病早期传染性最强。亚临床病人和隐性感染者粪便也可排出HEV。动物:猪等动物。散发传染源。传播途径:粪-口途径,饮水居多,可与甲肝共同暴发。经水传播:常见,粪便污染水源所致。表现为暴发流行和持续流行。经食物传播:进食感染动物内脏或肉制品,或食物被粪便或污水污染。日常生活接触传播:粪便污染生活用品。易感人群:普遍易感。高危人群:畜牧养殖业人员、食品从业人员、难民、野外考察者、商务旅客等。02第二部分流行过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共21张ppt).pptx
- T梁预制及架设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 VIP
-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doc VIP
- 《浙江省城市轨道交通100kmh AH型电客车架修技术规范》.pdf VIP
- 2025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招聘社区工作者18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杭州西奥电梯有机房客梯使用维护说明书.docx
- 江西中烟工业公司笔试试题2025.docx VIP
- 《GB/T 40484-2021城市轨道交通消防安全管理》.pdf
- 《我是中国公民》教学设计最终版.docx VIP
- 88J14-4(2006) 北京四合院建筑要素图.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