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1.1物理性伤害:脆弱肌肤与尖锐冰面的“对抗”演讲人
2025幼儿园健康课不玩冰块课件
作为一名从事幼儿健康教育12年的一线教师,我常在晨间活动时观察到这样的场景:冬日里,孩子们围着结冰的小水池兴奋地敲冰块,用冻得通红的小手捧着冰碴子比大小,甚至有孩子把冰块含在嘴里“尝味道”。这些看似天真的举动,却暗藏健康风险。今天,我将以“不玩冰块”为主题,从风险认知、替代活动设计、家园共育三个维度,为大家呈现一节贴合2025年幼儿发展特点的健康课课件,帮助孩子们在理解“为什么不能玩冰块”的基础上,获得更安全、更有意义的冬季活动体验。
一、为什么要强调“不玩冰块”?——基于幼儿生理与环境的风险分析
要让幼儿理解“不玩冰块”的重要性,首先需要从他们的身体特点和冰块的物理特性入手。3-6岁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皮肤、体温调节系统、免疫系统均未发育成熟,而冰块作为低温固体,其潜在风险远超出成人的直观认知。
011物理性伤害:脆弱肌肤与尖锐冰面的“对抗”
1物理性伤害:脆弱肌肤与尖锐冰面的“对抗”幼儿皮肤厚度仅为成人的1/3,表皮角质层薄,皮下脂肪少,对机械摩擦和低温刺激的耐受度极低。当孩子用手直接接触冰块时,冰面的尖锐棱角(如碎裂的冰碴)容易划伤手指、手背等暴露部位。我曾在班上处理过这样的案例:4岁的小宇用石块砸开冰面后,捡起一块带尖角的冰碴,结果冰碴在手中滑动,划伤了食指侧面,虽未伤及深层组织,但渗血的伤口仍让孩子大哭不止。此外,冰块表面光滑,幼儿抓握时容易滑落,若冰块砸到脚趾或其他部位,可能造成软组织挫伤。冬季衣物厚重,幼儿动作协调性本就受限,手持冰块奔跑时摔倒的概率也会增加。
022温度刺激:超出调节能力的“冷负荷”
2温度刺激:超出调节能力的“冷负荷”幼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末梢血液循环较差。当手部持续接触0℃以下的冰块时,皮肤血管会剧烈收缩,导致局部缺血。若接触时间超过10分钟(根据《儿童低温暴露防护指南》数据),可能引发“冻疮”甚至“低温损伤”。我观察到,部分孩子玩冰块后,手指会出现发白、麻木的现象,这正是局部血液循环受阻的表现。更危险的是,有些孩子会将冰块含在嘴里——口腔黏膜比皮肤更敏感,低温会直接刺激牙髓神经,引发牙痛;若冰块较大,还可能阻塞呼吸道,造成窒息风险。去年冬季,邻园就发生过幼儿含冰块时突然咳嗽,冰块卡入喉咙的紧急事件,虽经老师及时处理脱险,但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033卫生隐患:被忽视的“微生物温床”
3卫生隐患:被忽视的“微生物温床”户外自然形成的冰块,其水源可能来自地面水、雨水或未清洁的水池,这些水体中常含有泥沙、细菌(如大肠杆菌)、寄生虫卵等污染物。当孩子用手触摸冰块后揉眼睛、抓食物,或直接舔冰块时,病原体可能通过黏膜或消化道进入体内,引发结膜炎、腹泻等疾病。我曾带孩子们用显微镜观察过融化的冰块水样,视野中清晰可见活动的微生物和悬浮的颗粒物,这样的直观证据能帮助幼儿理解“冰块不干净”的事实。此外,冬季地面常撒融雪剂(主要成分为氯化钠、氯化钙),这些化学物质会渗入冰中,直接接触可能刺激皮肤,误服还可能引起电解质紊乱。
不玩冰块,玩什么?——冬季健康活动的替代方案设计“禁止”不是教育的终点,“替代”才是引导幼儿建立健康行为的关键。我们需要设计既符合冬季特点,又能满足幼儿探索欲、运动需求和社交发展的活动,让“不玩冰块”的要求转化为“玩得更安全、更有趣”的体验。
041感统游戏:在温暖中探索“冷”的秘密
1感统游戏:在温暖中探索“冷”的秘密幼儿对“冷”的好奇是自然的认知需求,与其强行压制,不如通过安全的方式满足他们的探索欲。例如,我们可以设计“温度小侦探”活动:准备密封的玻璃罐(内装4℃冷水、25℃温水、50℃热水)、毛绒手套、薄纱手套等材料,引导幼儿用戴手套的手触摸不同温度的水,感知“冷”“温”“热”的差异;或用安全冰袋(超市可购买的凝胶冰袋,表面包裹棉布)让幼儿轻轻触摸,体验“凉凉的但不冰手”的感觉。这类活动既满足了触觉探索的需求,又避免了直接接触冰块的风险,同时渗透了“保护皮肤”的健康知识。
052创意手工:用“冰”的元素传递美感
2创意手工:用“冰”的元素传递美感幼儿对冰块的兴趣往往源于其晶莹剔透的外观,我们可以用安全材料模拟冰的质感,开展手工活动。例如,“水晶雪花”制作:将白色蜡光纸剪成雪花形状,用透明指甲油涂抹表面(模拟冰的光泽),待干燥后悬挂在教室;或“魔法冰灯”实验:在一次性杯子中装入水,加入食用色素和亮片,放入冰箱冷冻成“彩色冰灯”(需教师提前制作),让幼儿观察冰的形成过程,并用温水浸泡杯子取出冰灯,感受“冰会融化”的科学现象。这些活动不仅保留了冰块的视觉吸引力,还融入了艺术创作和科学探究,符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科学探究”“艺术表现”的目标。
06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国开《形势与政策》2025秋专题测验1-5答案.pdf VIP
- 中小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的识别及干预.ppt VIP
- 城市轨道交通服务礼仪:城市轨道交通服务礼仪的基础知识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第11课 浮力(教学设计)-四年级科学上册(苏教版).pdf
- 大连海事大学2020-2021年《货币银行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含参考答案.docx
- 兖州人民医院护理人员招聘简章.DOC VIP
- 下肢静脉曲张病人的护理.ppt VIP
-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尺规作图》专项检测卷(带答案).pdf VIP
- 角在生活中的应用.pptx VIP
- 牛津上海版四年级上册英语Module4 Unit 3 Weather (period 3 Weather Talk about Christmas)课件.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