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一、认识火的“双面性”:它是帮手,也是“小怪兽”演讲人
01认识火的“双面性”:它是帮手,也是“小怪兽”02哪些行为是“玩火”?危险就藏在细节里03“不玩火”不是“怕火”,而是“会保护自己”04家园共育:我们的安全需要“全家行动”05总结:火是朋友,我们要做“火的小管家”目录
2025幼儿园健康课不玩火课件
作为一名深耕学前教育12年的幼儿园健康教师,我始终记得第一次带小班孩子参观消防队时,有个小朋友指着消防车问:“老师,火是不是怪兽?”这个天真的问题让我意识到,对幼儿进行“不玩火”教育,不能停留在简单的“禁止”层面,而要帮助他们建立对火的科学认知,理解危险的本质,从而内化为自觉的安全行为。今天这节健康课,我们将从“认识火的双面性”出发,逐步深入到“玩火的危险场景”“正确应对方法”,最终落脚于“家园共护安全”,为孩子们筑起一道安全的心理防线。
01认识火的“双面性”:它是帮手,也是“小怪兽”
1火的“温暖面孔”——生活中的好朋友孩子们,你们知道吗?火其实是我们人类的老朋友。每天早上,妈妈用燃气灶给你们煮的热牛奶,需要火帮忙;冬天奶奶用暖炉给你们烘热小手套,需要火帮忙;晚上爸爸在野外用篝火烤棉花糖,也需要火帮忙。上周我们班“小厨房”活动时,老师用酒精灯加热巧克力酱,那飘着甜香的热酱,就是火带给我们的小幸福。
火还是人类文明的“星星之火”:远古的祖先用它驱赶野兽、烤熟食物,现在的消防员叔叔用它切割金属、救援被困的人。可以说,没有火,就没有我们现在温暖、便利的生活。
2火的“危险模样”——失控时的“小怪兽”但火就像我们玩的“吹泡泡”玩具——轻轻吹,能吹出漂亮的泡泡;用力戳,泡泡就会破。如果火“失控”了,它就会变成“小怪兽”。去年秋天,我带大班孩子去社区参观时,遇到一位消防叔叔。他给我们看了一组照片:一个小朋友偷偷玩打火机,把沙发套点燃了,火苗很快窜上窗帘,整个房间都被浓烟笼罩;还有个小女孩用蜡烛写“生日祝福”,蜡烛倒在床单上,烧出了一个大洞。消防叔叔说:“火一旦烧起来,就像脱缰的小马,跑得比小朋友跑100米还快!”
互动小提问: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见过“火失控”的情况?(等待2-3名幼儿回答后总结)对,妈妈炒菜时油锅突然起火,爷爷抽烟时火星掉在地毯上,这些都是火“生气”的样子。
02哪些行为是“玩火”?危险就藏在细节里
1常见的“玩火”行为清单根据我12年观察和幼儿园安全日志统计,幼儿“玩火”行为主要集中在以下场景,每一种都可能引发危险:
1常见的“玩火”行为清单玩“点火工具”——火柴、打火机、电子点火器上周,中二班的乐乐偷偷从爸爸工具箱里拿了打火机,在午睡室玩“点纸巾”。他刚按出火苗,纸巾就“轰”地烧起来,虽然老师立刻用杯子盖灭了,但纸巾已经烧出一个黑窟窿。打火机的火苗温度有200-300℃,比你们喝的热粥还烫10倍!如果烧到衣服、头发,会立刻起水泡。
1常见的“玩火”行为清单玩“明火物品”——蜡烛、香火、蚊香去年元宵节,朵朵奶奶给她买了会发光的小蜡烛灯笼。朵朵在教室跑跳时,灯笼撞到桌子,蜡烛倒了,蜡油滴在绘本上,差点把书烧着。蜡烛的火焰虽然小,但燃烧时间长,滴下的蜡油温度有80℃,滴在手上会烫伤;如果倒在易燃的纸张、布料上,10分钟就能烧出一个大火球。
1常见的“玩火”行为清单玩“自然火源”——树枝、干草堆、废弃烟头上个月春游时,几个小朋友在草坪上捡树枝“过家家”,有个男孩说“我们生个火煮饭吧”,捡起地上的烟头就去点干草。幸好老师及时制止——干燥的干草遇到火星,3秒就能烧起来,去年就有小朋友因为这样玩火,把公园的草坪烧了一大片。
2为什么“小孩玩火”更危险?孩子们,你们知道吗?大人也会用火,但他们能“管住”火,而我们小朋友做不到。因为:
我们的手不够稳:按打火机时可能一直按着不放,火苗越烧越大;
我们的反应不够快:看到火着起来会害怕,忘记喊人,只会站着哭;
我们的判断不准确:觉得“就玩一小会儿”,但火“长大”只需要几秒钟。
情景小剧场:请两名小朋友扮演“玩火的朵朵”和“路过的老师”,还原“蜡烛倒了”的场景。通过表演让大家直观看到:当火着起来时,小朋友会紧张得说不出话,而老师需要快速拿湿毛巾扑火——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不能自己玩火!
03“不玩火”不是“怕火”,而是“会保护自己”
1第一原则:“三不碰”——远离火种源孩子们,“不玩火”的第一步是学会“识别火种,主动远离”。我们可以一起做个“火种小侦探”游戏:
1第一原则:“三不碰”——远离火种源|常见火种|危险区域|正确做法||---------|---------|---------|
|打火机、火柴|爸爸的工具箱、妈妈的梳妆台|看到后马上告诉大人:“爸爸,打火机危险,收起来吧!”|
|蜡烛、香火|生日蛋糕、祭祀桌|站在1米外看,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