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湖北省鄂东南教育联盟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VIP

2026届湖北省鄂东南教育联盟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6届湖北省鄂东南教育联盟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2025.1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先秦时期的“巫”在当时社会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观察下表中先秦史料里不同时代的“巫”字形,从中可以推断出

文物名称

时代

“巫”字形

殷墟卜辞

商代晚期

?

齐巫姜簋

西周晚期

?

召陈胡巫像

春秋时期

?

凤雏板瓦

春秋时期

?

史懋壶

春秋时期

?

侯马盟书

春秋晚期或战国早期

?

《诅楚文》

战国时期

?

望山楚简

战国时期

?

包山楚简

战国时期

?

郭店楚简

战国时期

?

睡虎地秦简

秦代

A.商代晚期“巫”权力最大 B.文字演变具有随意性

C.社会大变动影响文字形态 D.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

2.传国玺、斩蛇剑、孔子履是西汉时期三件富含政治功能的国宝。传国玺象征汉朝政权承接天命,斩蛇剑凸显刘邦的神异出身,孔子履在西汉中后期逐渐被赋予尊崇儒家文化的意义。据此可知,这些国宝

A.反映了西汉文化的多元融合 B.体现了政治与文化紧密结合

C.表明汉王朝治国思想的转变 D.凸显了西汉对地方控制加强

3.唐朝实行“钱帛兼行”的货币制度,两税法实施前后,唐王朝的财政计会方式逐渐由以实物数量为主转变为以钱额为主,但国家在赋税征收中依然主要征收绢帛等实物,并虚估实物的价值。这一现象

A.加重了百姓的赋税负担 B.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导致了通货膨胀的出现 D.利于两税法的顺利实施

4.宋人蔡襄著有《茶录》一书,上篇论茶,涉及色、香、味、藏茶、炙茶等十目;下篇论器,涵盖茶焙、茶笼、茶盏等九目,基本概括了当时茶的烹制方法和所用器具。这表明宋代

A.茶具生产技术精湛 B.文人阶层引领社会的生活风尚

C.商品经济高度繁荣 D.社会对精致生活的追求与重视

5.明代辽东地区多民族环居而杂居,有建州、毛怜等部落,他们“皆逐水草无恒居,部落以千计”。为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理,明朝在辽东设立坊表,如辽阳城设有平夷坊、迎恩坊等,义州城设有顺义坊、泰安坊等。关于设立坊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意在促进民族间文化交流②旨在彰显朝廷的威严与统治

③改善了辽东地区的居住环境④展现了明朝在辽东的政治意图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6.张蓉镜曾在光绪年间任直隶省河间府阜城教谕,是基层教职人员。1898年,光绪帝颁布诏书改革科举,身为教谕的张蓉镜在日记中记载了此事,右边日记内容反映了

阅邸抄,初五上谕废时文,考策论……盖穷则变,变则通,时事所逼,必然之理也……八比已废,可读昌黎、柳州、东坡、半山诸论,而参以《东莱博议》

A.传统士人对变革的抵触 B.士人探寻新的学习方向

C.科举改革引发社会混乱 D.维新派势力的主导作用

7.1913年《大公报》刊文指出:“今者中国共和,而政界、报界、学界犹是用文言吸收新文化之方法,专制野蛮乎?良善之国家乎?吾人欲改造出良善之国家之意见,以为普通用口语,专门用文言,自不待言。即如边地国民与夫关于文科之学术,亦不妨主用口语。”这反映出当时

A.文言成为传播文化的障碍 B.白话文运动得到响应

C.社会对语言变革存在思考 D.新文化运动已经展开

8.1927—1937年宜昌县部分年份田赋正附税额征数变化如下表所示。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年度

正税(元)

省附加(元)

县附加(元)

小计(元)

附加税为正税之倍数

1927

6625

4754

12840

17594

2.7

1930

6625

4754

14165

18919

2.9

1932

6625

4754

107765

112519

17

1933

6625

4754

111340

116297

17.6

1936

36015

3691

137942

141903

3.9

1937

36015

5402

139096

144449

4

A.农民的负担不断减轻 B.地方政府财政收入锐减

C.政府对农村控制加强 D.经济发展推动税收增长

9.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各抗日根据地面临新闻纸荒,致使《晋绥日报》、《解放》等报刊报价不断攀升。《晋察冀日报》刊登启事称因物价上涨,报社的发行收入不能覆盖成本,自次年元旦起上调报价至2元/期。这一状况说明了

A.根据地民众对报刊需求锐减 B.日本对根据地经济封锁加剧

C.文化宣传在抗战中地位下降 D.敌后抗战的经济环境较艰难

10.1978年1月,邮电部向国务院呈报“关于邮票发行和邮票出口的意见”,对今后邮票选题范围作具体规定:除着重反映我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及革命斗争历史,古代科学家、文化名人、出土文物、文化遗迹、山水风景、花鸟鱼虫等也均可发行。这一规定反映出当时

A.文化政策注重多元化发展 B.改革开放助推文化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h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个人会员请填写与您文档内容相关的关键词作为昵称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