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司法考试刑法模拟检测试卷刑法案例分析题细选附答案.docxVIP

2025年司法考试刑法模拟检测试卷刑法案例分析题细选附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司法考试刑法模拟检测试卷刑法案例分析题细选附答案

2023年11月5日23时许,甲(30岁,无业)在某城乡结合部便利店外抽烟时,见店主戊(45岁)独自整理货架,店内收银台有现金外露,遂产生抢劫念头。甲联系好友乙(28岁,曾因盗窃罪于2018年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2020年3月刑满释放),称“便利店就一个老头,咱俩今晚弄点钱,我进去动手,你在外头帮我看着”。乙表示“我跟你去,但我不动手,你自己搞定”。二人又找到丙(17岁,辍学打工),让丙在店外50米处的巷口望风,承诺事后分其500元。丙虽知甲、乙可能实施违法活动,但因急需用钱仍同意。

23时30分,甲戴口罩进入店内,持折叠刀抵住戊的颈部要求“把钱全拿出来”。戊大声呼救并试图抢夺刀具,甲用刀背击打戊头部致其摔倒。乙在店外听到呼救,担心事情闹大欲离开,甲发现后冲乙喊“你敢走我就捅死你”,乙无奈返回店门口继续观望。戊倒地后仍挣扎着爬向电话,甲恐其报警,用刀刺向戊胸部。乙见状大喊“别搞出人命”,上前拉扯甲手臂但未成功,甲刺中戊左胸(未刺中要害)。此时丙因害怕报警,向附近巡逻民警谎称“前面便利店有小偷”,民警赶到时甲已劫得现金8000元,乙正催促甲离开。甲、乙欲逃离时被民警当场控制,戊被送医抢救,经鉴定为重伤二级。

案发后,丙主动到派出所说明情况,如实供述了望风及甲、乙抢劫的全过程,并提供了丁(35岁,废品回收站老板)的线索——丙曾将抢得的2000元现金以1500元低价卖给丁,丁明知是赃款仍收下(后查证丁长期收购类似“低价财物”)。民警根据丙的线索抓获丁,丁到案后如实供述了收购赃款的事实,但辩称“不知道是抢劫所得,以为是盗窃来的”。

另查明:甲到案后除供述抢劫事实外,还主动交代2022年6月曾在某小区盗窃电动车(价值3000元),经查证属实;乙到案后仅承认与甲共同前往便利店,但否认知晓甲要抢劫,辩称“以为甲只是进去借钱”;戊因重伤住院期间,甲家属代为赔偿5万元,戊出具谅解书。

问题:请根据刑法相关规定,分析甲、乙、丙、丁的刑事责任。

答案分析

一、甲的刑事责任

1.抢劫罪的认定:甲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持折叠刀胁迫戊交出财物,符合《刑法》第263条抢劫罪的构成要件。甲在抢劫过程中为压制反抗击打戊头部,后续为阻止报警刺杀戊,属于抢劫的暴力行为延续,整体构成抢劫罪一罪。根据《关于审理抢劫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抢劫过程中致人重伤的,属于抢劫罪“致人重伤”的加重情节(第263条第(五)项),应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

2.抢劫致人重伤的既遂形态:抢劫罪以取得财物或造成他人轻伤以上后果为既遂标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0条)。甲已劫得8000元现金,且造成戊重伤,无论从取得财物还是伤害后果看均已既遂。

3.故意杀人罪(未遂)的认定:甲在戊已失去反抗能力后,为阻止其报警持刀刺向胸部(要害部位),主观上具有杀人故意(明知刺胸可能致命仍实施),客观上实施了杀人行为。虽未刺中要害仅致重伤,但因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刑法》第232条、第23条)。甲的抢劫行为与杀人行为属于两个独立犯意,应数罪并罚(抢劫致人重伤与故意杀人未遂并罚)。

4.盗窃罪的自首情节:甲到案后主动交代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2022年盗窃电动车事实(价值3000元,达到盗窃罪数额较大标准),构成自首(《刑法》第67条第2款)。对于盗窃罪可从轻或减轻处罚。

5.赔偿谅解的量刑情节:甲家属代为赔偿并取得谅解,根据《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可酌情从轻处罚。

综上,甲构成抢劫罪(致人重伤)、故意杀人罪(未遂)、盗窃罪,数罪并罚;具有自首(盗窃)、赔偿谅解等从宽情节。

二、乙的刑事责任

1.抢劫罪的共犯认定:乙与甲共谋实施抢劫,虽表示“不动手”,但参与犯罪预谋并在店门口观望,对甲形成心理上的帮助(强化甲的犯罪决意),属于抢劫罪的帮助犯(《刑法》第27条)。乙因甲的威胁(“敢走就捅死你”)未离开,不构成紧急避险(威胁尚未达到“不得已”程度,且避险行为不能损害他人合法权益),不阻却犯罪故意。

2.对故意杀人行为的责任:甲的杀人行为超出抢劫共同故意范围(二人仅共谋抢劫,无杀人合意),属于实行过限。乙发现甲杀人后虽未有效阻止,但已通过言语制止(“别搞出人命”)并拉扯甲手臂,表明其对杀人行为无放任或希望态度,故不应对故意杀人罪承担责任(参照《全国法院审理毒品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关于共犯过限的认定规则)。

3.累犯情节:乙2020年3月因盗窃罪刑满释放,2023年11月再犯抢劫罪(应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间隔不足5年,构成一般累犯(《刑法》第65条),应当从重处罚。

4.乙的辩解效力:乙到案后否认知晓抢劫故意,属于不如实供述主要

文档评论(0)

183****573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