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道德经》经典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道德经》通行本共多少章?()
A.36章B.56章C.81章D.108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出自《道德经》第几章?()
A.第四十二章B.第二十五章C.第六章D.第十八章
下列哪句体现了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
A.知人者智,自知者明B.治大国若烹小鲜
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D.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上善若水”的下一句是?()
A.水善利万物而不争B.处众人之所恶
C.故几于道D.夫唯不争,故无尤
老子认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
A.道B.无C.德D.仁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25分,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下列属于《道德经》核心概念的有()
A.道B.德C.仁D.无为E.礼
下列句子中,体现“谦退不争”思想的有()
A.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B.自矜者不长
C.功成而弗居D.反者道之动E.大直若屈,大巧若拙
老子提出的“三宝”包括()
A.慈B.俭C.不敢为天下先D.仁E.义
下列对“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理解正确的有()
A.天地没有仁爱之心,把万物当作草狗
B.天地遵循自然规律,对万物一视同仁
C.体现了老子“自然无为”的宇宙观
D.暗示统治者应效法天地,不妄加干预
E.表达了对天地不公的抱怨
下列章节中,涉及“修身”思想的有()
A.第七章“天长地久”B.第十五章“古之善为士者”
C.第二十二章“曲则全”D.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
E.第四十九章“圣人无常心”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道可道,;名可名,。
知人者智,;胜人者有力,。
__________________,绝学无忧。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________。
祸兮,;福兮,。
柔弱胜__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简述老子“道”的基本含义。
如何理解“无为而无不为”?
结合原文,谈谈“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思想内涵。
老子“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有哪些特征?如何评价这一思想?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C2.A3.B4.A5.B
二、多项选择题
ABD2.ABC3.ABC4.BCD5.ABCD
三、填空题
非常道;非常名
自知者明;自胜者强
为学日益
大象无形
福之所倚;祸之所伏
刚强
四、简答题
老子的“道”有多重含义:①宇宙本原,是天地万物产生的根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②自然规律,是万物运行遵循的法则,“道法自然”;③人生准则,指为人处世应遵循的无为、不争、柔弱等原则;④不可言说的终极真理,“道可道,非常道”,真正的道无法用语言完全表述。
“无为而无不为”的核心是不妄为、不强行干预,遵循事物本然规律行事。老子认为,统治者若能摒弃主观臆断和过度干预,顺应民心与自然规律,就能让社会自行有序运转;个人若能顺应本性,不违背天道人道,就能实现自身价值,达到“无不为”的效果。“无为”不是消极懈怠,而是积极的“顺势而为”。
“反者道之动”指事物发展到极致会向相反方向转化,这是道的运行规律,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体现了老子的辩证思维;“弱者道之用”指道在发挥作用时,常以柔弱的形式呈现,如水滴石穿、草木生而柔弱却能顽强生长,老子认为柔弱并非软弱,而是更具生命力的表现,是人处世应秉持的智慧。
“小国寡民”的特征:国家狭小,人口稀少;人们不用先进的器具,“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不轻易迁徙,“使民重死而不远徙”;有甲兵却不使用,“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人们结绳记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生活安逸,“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相邻国家能相互望见,却不相往来。
评价:这一思想反映了老子对当时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的批判,以及对淳朴自然生活的向往,具有反战、反过度扩张的进步意义;但它带有一定的复古倾向,违背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在现实中难以实现,不过其倡导的简约、和谐的生活理念,对现代社会仍有借鉴价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中生物必修一----蛋白质计算专项训练题.pdf VIP
- 《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课件.pptx VIP
- DB45_T2160-2020_蚕沙无害化堆肥处理技术规程_广西壮族自治区 conv.docx VIP
- 2024统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珍惜青春时光》大单元教学设计.pdf VIP
- 精华:商务英语合同与协议写作.pdf VIP
- (财防[2019]18号文)附件05-2:项目经费概算书(非军队单位申报使用).docx VIP
- 新疆2024年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VIP
- 设备质量维修培训.pptx
- 药物流行病学知到智慧树期末考试答案题库2025年温州医科大学.docx VIP
-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全册教学课件.ppt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