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创新思维训练自测题及答案.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孩子创新思维训练自测题及答案

一、观察力与细节捕捉能力自测

题目1:日常物品的“陌生化”观察

请孩子仔细观察自己每天使用的铅笔盒(或其他常用物品,如书包、水杯)3分钟,然后背对物品,在纸上写出“平时没注意到的5个细节”。

答题要求:细节需具体,避免笼统描述(如“有颜色”“有图案”不算,需说明“左上角有一个直径0.5厘米的蓝色星星贴纸”“侧面拉链头是小熊形状,左耳有缺口”等)。

评分与分析:

-写出1-2个细节:观察力停留在表面,习惯被动接收信息,需加强主动观察意识;

-写出3-4个细节:具备基础观察力,能注意到部分非核心特征,但对细节的敏感度不足;

-写出5个及以上细节:观察力敏锐,能主动扫描物体的边缘、连接处、微小装饰等易被忽略的部分,为创新思维提供丰富素材。

训练建议:

每天选择1件物品(如餐桌布、盆栽叶子),用“五感记录法”描述:视觉(纹路、颜色层次)、触觉(粗糙/光滑)、听觉(轻敲声音)、嗅觉(是否有气味)、甚至味觉(安全前提下)。坚持1周后,可升级为“限时观察”(如30秒看窗外,闭眼回忆路过的行人服饰细节)。

二、联想力与跨领域连接能力自测

题目2:“圆形”的百种可能

请孩子说出“圆形”可以代表或联想到的事物,不限类别(具体物品、抽象概念、自然现象等均可),限时2分钟。

答题要求:避免重复(如“苹果”“橘子”同属水果类,算重复;“月亮”“硬币”“句号”算不同类别)。

评分与分析:

-说出5个以下:联想路径单一,习惯从熟悉领域(如日常物品)提取信息,跨领域连接能力弱;

-说出6-10个:能覆盖2-3个领域(如自然、生活、符号),但联想深度有限;

-说出11个及以上:联想范围广,可能涉及“水珠的横截面”“年轮的某一圈”“气球充气前的折叠状态”等非常规角度,体现发散性思维。

示例答案参考:月亮、硬币、碗口、句号、水珠落地的瞬间、钟表的表面、树的年轮、气球充气前的折叠痕、棒棒糖、圆桌边缘、眼镜片、肥皂泡、太阳、光盘、肚脐、井盖、纽扣、齿轮的齿尖围成的形状、旋转木马的顶部、煎蛋的蛋黄。

训练建议:

玩“随机词联想”游戏:家长随机说一个词(如“羽毛”),孩子需在10秒内联想出3个不相关事物(如“蒲公英”“羽绒服”“鸟的翅膀”“毛笔”),并解释关联逻辑。进阶可增加“跨类别”要求(如自然→人造→抽象),例如“羽毛→风筝线→自由”。

三、发散思维与问题解决多样性自测

题目3:“杯子”的10种非传统用途

请孩子说出“喝水”之外,杯子还能用来做什么,要求用途需具体可行(如“当笔筒”算常规用途,“收集掉落的头发”“作为盆栽的育苗容器”算非传统)。

答题要求:避免安全隐患(如“当武器”不可取),需结合杯子的形状、材质特性(如塑料杯轻便,玻璃杯透光)。

评分与分析:

-说出3个以下:思维固化,依赖物品的原始功能,缺乏对“属性重组”的意识;

-说出4-6个:能基于部分属性(如“中空”“有开口”)延伸用途,但未充分挖掘材质、大小等特征;

-说出7个及以上:能综合利用多种属性(如玻璃杯透光→当简易放大镜;带手柄的杯子→固定小物件的支架),体现对“功能拆解”的灵活运用。

示例答案参考:

1.倒置后作为小物件(如纽扣、回形针)的收纳盒(利用底部平整);

2.装肥皂水吹泡泡(利用开口和容量);

3.扣在桌面作为临时“隔音罩”(覆盖手机闹钟,减少噪音扩散);

4.剪去杯底后作为浇花的漏斗(塑料杯可裁剪);

5.装满水后放在窗台,通过光线折射在墙上形成光斑(玻璃杯透光);

6.作为手工材料,粘贴毛线、贴纸制作小摆件;

7.倒扣在地上,与其他杯子组合成“平衡游戏”的障碍物;

8.装沙子后作为临时镇纸(重量足够时);

9.剪去杯身,保留杯底作为创意画的圆形模板;

10.冷冻液体(如果汁)时作为模具,制作杯形冰块。

训练建议:

开展“一物多用”挑战:每周选1件物品(如旧袜子、快递盒),全家比赛说出10种用途,鼓励“反常识”但合理的答案(如快递盒→宠物隧道→种植托盘→画框)。过程中引导孩子思考:“它的形状像什么?材质有什么特别?如果改变大小/方向会怎样?”

四、逆向思维与打破常规能力自测

题目4:“如果相反会怎样”

请孩子想象“与现实相反的情景”,并描述可能发生的趣事或问题。示例:“如果人可以像树一样扎根在地上生活,会发生什么?”

答题要求:情景需基于一个核心“反转点”(如“时间”“因果”“功能”),描述具体细节(如“上学不需要走路,但需要提前选好阳光充足的位置”)。

评分与分析:

-仅能描述表面变化(如“不用走路”):逆向思维停留在“否定现状

文档评论(0)

ꪗꪖꪑ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