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第二节 地质灾害.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节地质灾害

[学习目标]1.通过实例资料,指出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类型及其分布。(区域认知)2.利用地理视频等资料,解释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的形成机制。(综合思维)

目标一地震

1.概念:地壳中的岩层在地应力的长期作用下,会发生倾斜或弯曲。当积累起来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发生______或错位,使长期积聚起来的能量急剧地释放出来,并以________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

2.地震构造

(1)图中C为______、B为震中、BC为____________、AB为震中距。

(2)D位于________上,等震线是指把地面破坏程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

3.震级和烈度

(1)震级:反映地震______的大小。一次地震只有____个震级。3级以下为无感地震;5级以上为破坏性地震。

(2)地震烈度:反映地震时某一地区地面受到的影响和______程度。一次地震可以有____个烈度。地震烈度的大小与________、震源深度等有直接关系。

图示法记忆影响烈度的因素

4.危害

(1)直接危害:造成房屋倒塌,破坏道路、管道、通信等____________,导致人员______和财产损失。

(2)间接危害:破坏当地的资源环境和____________,严重损害灾区人们的心理健康。

(3)次生灾害: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火灾、________、有毒气体泄漏、疫病蔓延等灾害。

5.分布

(1)从世界范围看,地震集中分布在____________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

(2)我国地震灾害发生频繁的地区有台湾、西藏、新疆、青海、______、______等。

拓展延伸地震灾害的防御措施

(1)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减灾意识。

(2)建立地震灾害监测预报体系。

(3)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4)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

(5)加强国际合作等。

(2023·山东烟台期中)某年5月22日0时5分,山东省文登区(36.9°N,121.9°E)发生4.6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0千米。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关于此次地震的等震线图”。读图,完成1~2题。

1.若甲地为震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震级a>b>c

B.②处受到的破坏程度一定比①③处大

C.通常情况下,②处比①处先感觉到地震

D.通常情况下,甲地为地震烈度最大区

2.下图中,能正确反映震中距与地震震级及烈度关系的是()

2021年5月22日2时4分在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发生7.4级地震,震源深度17千米,人员伤亡、经济损失较小。而同年5月21日在云南大理州漾濞县发生6.4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地震共造成人员3死32伤,损坏房屋13090间。完成3~4题。

3.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地震震源位于()

A.地壳B.地幔C.外核D.内核

4.与云南大理州相比,青海果洛州地震损失较小的原因是()

A.震中附近人口少B.当地经济发达C.地震预报时间准确D.地震烈度较小

目标二滑坡和泥石流

1.概念

(1)滑坡:山地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因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类活动等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________整体下滑的现象。

(2)泥石流:山区______中由暴雨或冰雪消融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2.形成条件

(1)滑坡:岩体比较破碎、地势________、植被覆盖度较差的山地丘陵及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

(2)泥石流:地形陡峻、具有丰富的________________以及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

3.分布

在我国滑坡和泥石流多分布于面积广大的山区,尤以______地区最为多发。

4.危害

二者均可淤塞江河,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建筑物(聚落)和造成人员伤亡,泥石流多与山洪相伴,破坏力更大。

拓展延伸

1.我国西南地区多地质灾害的原因

2.地质灾害成因上的关联性分析

3.减轻滑坡灾害的主要措施

(1)工程措施

①实施护坡工程。

②恢复地表植被。

(2)非工程措施

①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加强监测和预报;加强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系统。

②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③加强公众的减灾教育。

4.泥石流灾害的防御措施

(1)稳:稳定沟岸,减少固体物质来源。

(2)拦:筑拦沙坝,拦截泥沙。

(3)排:在下游建泥石流排导槽,将泥石流排泄到指定地点。

(4)禁:禁止在泥石流沟开荒等可能引起泥石流的人类活动。

(5)植:因地制宜,植树种草,恢复植被。

(6)能: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村能源问题。

材料一2019年8月20日,四川汶川县的强降雨引发了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

1.[综合思维]根据材料一,说明泥石流

文档评论(0)

专注于教育领域,学校相关文件,教育行业相关文件,包括策划,文案,教案等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