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基于大数据平台的燃煤机组燃烧控制模型及多目标优化系统
目录
TOC\o1-3\h\u30491基于大数据平台的燃煤机组燃烧控制模型及多目标优化系统 1
23249一、项目概述 3
27969(一)企业简介 3
11050(二)项目背景 4
18422(三)项目建设情况 5
2920二、应用场景及建设方案 6
23361(一)场景描述 6
9756(二)技术架构 6
15236(三)建设方案 8
27088一、项目完成的工作任务及关键技术 8
251054)进行了不同机器学习算法模型的性能对比; 8
17361二、创新点 9
825三、项目效果 9
2686(一)项目效益 9
2533(二)鉴定评价(如有) 10
23292(三)推广前景 10
3332(四)下一步计划 10
一、项目概述
XXX电力试验研究院于2015年1月8日注册,是中国XXX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的分支机构,主要承担陕西、甘肃、宁夏、新疆、青海及山西区域内XXX集团所属及部分系统外发电企业的技术监督服务、科技研发和科技信息工作。公司设置新能源、汽轮机、化学环保、金属材料、电气、热自、锅炉等7个专业技术研究所,建设空冷研究中心、信息中心、清洁高效发电工程研究中心、远程诊断中心4个特色中心,建成38个标准实验室,5200平方米的科研实验场所,拥有仪器设备1500余台(套),包括原子吸收仪、离子色谱仪、伏安极谱仪、激光粒度分析仪、热重分析仪、超声相控阵检测仪、奥氏体不锈钢氧化物检测仪等大批高端设备。企业相继通过“三标”体系认证,取得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承试一级)、CMA、CNAS等资质。主要服务XXX集团西北区域22个火电厂,56台机组2226万千瓦;11个水电厂,35台机组170.9万千瓦;新能源企业32个,装机容量247.25万千瓦。承担集团外火电机组技术监督服务容量1235万千瓦。
公司已实现了火电、水电、风电、光伏等电源侧常规试验和技术服务全覆盖,同时还开展能源政策研究、高新技术研发、电力工程技术研究、能源工程咨询服务、基建工程调试等业务,承担机组一次调频和测参建模、PSS、AGC等涉网试验技术服务,完成完成15家企业的网络风险评估和等级保护测评。
近些年来,西北院积极响应XXX集团发展“数字智慧”的企业愿景,先后主导研发了延安热电智慧评价系统、宝二智能燃烧优化系统、云冈热电智慧供热、金属检测爬壁机器人、网络安全实验室等项目,取得了系列成果。公司将持续在智慧化、智能化领域发力,着力为集团公司打造“数字智慧”能源央企贡献力量。
(二)项目背景
说明当前企业内外部所处形势、面临的业务痛点难点、数字化转型诉求等,阐述项目必要性和可行性等。
“双碳”目标背景下,风电、光伏等各类新能源呈爆发式增长态势,传统煤电的定位由提供基荷电量逐渐趋向于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功能,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趋势已然势不可挡,各大能源央企的碳达峰行动计划中均提出在“十四五”末,将煤电装机占比压缩至50%以下。但这种替代绝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先立后破”,建立在储能等核心技术的突破基础上。火电仍将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承担电力系统“压舱石”的重要托底角色。
中国XXX火电资产占比大,高参数机组数量较少,转型发展的任务本身十分艰巨,叠加近两年来高企的煤价,火电企业经营压力之大是空前的,节能减排仍是当前形势下各发电企业最为迫切的需求。对于大量存量老旧机组而言,降低能耗最根本途径为综合升级改造,重点是升参数改造,但这样的改造投资成本巨大,综合考虑集团当前经营效益、机组服役年限和火电未来发展存在的不确定性,综合升级改造的投资收益率难以保证。中国XXX集团科学技术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系统是中国XXX集团下属的二级单位,系集团公司中央研究院,承担着支撑集团公司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在上述背景下,科研院各区域院单位深入研究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推进集团火电企业进一步节能降耗,减少碳排放,是顺应行业发展趋势,服务集团自身发展需求的必然选项。
提高机组运行经济性,降低煤耗,控制污染物排放,锅炉侧的核心关键环节为合理组织燃烧,通过运行调节降低各类热损失,提高锅炉热效率,降低氮氧化物排放。机组运行人员依据灰渣含碳量、煤粉细度、入炉煤质、排烟温度等指标的定期监测结果,在日常运行中通过燃烧调整进行干预。然而,炉内燃烧换热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不可预期的波动性负荷和不稳定的入炉煤质导致人工调整存在局限性。其一,锅炉燃烧过程是时空域内的非稳态过程,各参数间复杂耦合、非线性相关,优化对象往往出现相互制约的情况,如降低飞灰含碳量与降低NOx排放浓度,前者需要尽量宽裕的运行氧量,后者则
企业信息管理师持证人
新能源集控中心项目 智慧电厂建设项目 智慧光伏 智慧水电 智慧燃机 智慧工地 智慧城市 数据中心 电力行业信息化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