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最新高三语文高考模拟试卷(全国卷).docxVIP

2025最新高三语文高考模拟试卷(全国卷).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最新高三语文高考模拟试卷(全国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诗言志”是中国诗歌的开山纲领,最早见于《尚书·尧典》。尽管后代对“志”的具体内涵有不同阐释(如汉代经学家认为“志”是“怀抱”,六朝文人强调“情志并重”),但核心始终指向诗人对生命体验的真诚表达。《毛诗序》进一步提出“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将“志”与“诗”直接关联,明确了诗歌作为情感载体的本质。

中国诗歌的抒情传统由此奠基。从《诗经》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纯真质朴,到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忧国忧民;从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超脱,到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怀……诗歌始终是诗人情感与思想的直接投射。这种抒情性不仅体现在个人情感的抒发上,更升华为对家国天下、人生命运的深刻观照。

与西方诗歌强调“模仿说”(如亚里士多德认为诗是对现实的模仿)不同,中国诗歌更注重“表现说”。西方诗歌常通过叙事、描写构建外部世界的镜像,而中国诗歌则以“心”为镜,通过意象组合、意境营造传达内在情感。例如,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山水诗,表面写景,实则传递隐逸闲适的心境;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爱情诗,以“春蚕”“蜡炬”等意象浓缩了执着深沉的情感。这种“表现”的核心,是通过有限的语言激活无限的联想,让读者在“言外之意”中领悟诗人的情感深度。

(摘编自《中国诗歌抒情传统的核心特征》)

材料二:

中国诗歌的抒情传统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代发展不断丰富。汉魏时期,“建安风骨”以慷慨悲凉的抒情风格著称,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豪情,展现了乱世中文人的担当;唐宋时期,诗歌抒情走向多元——李白以浪漫想象抒写“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杜甫以沉郁顿挫记录“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现实,苏轼以豁达超然化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感慨;近代以来,面对民族危机,诗歌抒情更添家国情怀,如艾青“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的赤诚,舒婷“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的深沉反思。

值得注意的是,抒情传统的演变始终与“载道”精神相交织。从《诗经》“美刺”(赞美与讽刺)的功能,到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再到鲁迅“于无声处听惊雷”的呐喊,中国诗人从未将诗歌视为纯粹的个人情感宣泄,而是将其视为时代精神的镜像、社会责任的载体。这种“抒情—载道”的双重性,使中国诗歌既保持了情感的真挚性,又具备了深刻的思想性。

(摘编自《中国诗歌抒情传统的历史流变》)

材料三:

在当代诗歌创作中,抒情传统的继承与创新成为一个重要课题。部分诗人片面追求“私人化写作”,将诗歌窄化为个人情绪的碎片化记录,忽略了诗歌与时代、社会的关联;另一部分诗人则过度依赖古典意象(如频繁使用“月亮”“柳树”等传统符号),导致作品缺乏现代生活的鲜活气息。如何让抒情传统在当代“活起来”?关键在于“守正创新”:既要坚守“诗言志”的核心,保持情感的真挚与思想的深度;又要拥抱时代,将个人体验与时代精神、个体情感与社会关怀相融合。

例如,当代诗人雷平阳的《亲人》组诗,既以“母亲”“父亲”等日常意象传递血缘亲情,又通过“云南的山川”“澜沧江的涛声”等地域元素,将个人情感升华为对乡土文化的认同;陈先发的《九章》系列,既继承了古典诗歌的意象密度与意境营造,又融入了现代哲学思考(如对时间、存在的追问),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有机对话。这些创作实践表明:只有当诗歌既扎根于传统土壤,又回应时代命题时,抒情传统才能真正焕发新生。

(摘编自《当代诗歌:抒情传统的守正与创新》)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言志”最早见于《尚书·尧典》,其核心是诗人对生命体验的真诚表达,后代对其内涵的阐释均围绕此核心展开。

B.中国诗歌注重“表现说”,通过意象组合、意境营造传达内在情感,而西方诗歌强调“模仿说”,通过叙事、描写构建外部世界的镜像。

C.中国诗歌的抒情传统从汉魏到唐宋再到近代,始终以慷慨悲凉、浪漫想象、家国情怀为主要风格,呈现出清晰的线性演变。

D.当代诗歌创作中,“私人化写作”与过度依赖古典意象的问题,均源于对“诗言志”核心的背离,导致诗歌失去时代关联。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诗歌的抒情性不仅体现在个人情感抒发上,更升华为对家国天下、人生命运的观照,这与“诗言志”的核心密切相关。

B.与西方诗歌通过外部世界镜像反映情感不同,中国诗歌以“心”为镜,通过有限语言激活无限联想

文档评论(0)

学习办公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中级网络工程师持证人

各种文档PPT模板分享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5年07月21日上传了中级网络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