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碳排量在线监测建筑基本信息表、碳排放数据编码规则、核算、核查报告内容及格式.docxVIP

建筑碳排量在线监测建筑基本信息表、碳排放数据编码规则、核算、核查报告内容及格式.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附录A建筑基本信息表TCAppendixABasicbuildinginformationtable\l1

表A.0.1建筑基本信息表

建筑地址: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市)

建筑代码①:

投入运行日期:

填报日期:

序号

项目

建筑基本信息数据

1

建筑名称

2

竣工时间

3

建筑层数(层)

4

建筑类型②

5

总建筑面积(m2)

6

空调面积(m2)

7

供暖面积(m2)

8

建筑空调形式③

9

建筑采暖形式④

10

体形系数

11

建筑结构形式⑤

12

建筑外墙材料类型⑥

13

建筑外墙保温形式⑦

14

建筑外窗类型⑧

15

建筑玻璃类型⑨

16

窗框材料类型⑩

17

经济指标

电价

18

水价

19

气价

20

热价

21

附加项⑾

1

22

2

23

3

注:①建筑代码应填写10位编码,第1~6位数字码为建筑所在地的行政区域代码,第7、8位为预留编码,第9位为代表目标建筑类别为单体建筑或建筑群的编码,第10位为建筑类别编码;

②建筑类型:办公建筑、商场建筑、宾馆饭店建筑、学校建筑、医疗卫生建筑、综合建筑、居住建筑、工业建筑填写;

③建筑空调形式:如实填写,常见的全空气系统、风机盘管+新风系统、分体式空调等;

④建筑采暖形式:如实填写,常见的有散热器采暖、地板辐射采暖、电辐射采暖等;

⑤建筑结构形式:如实填写,常见的有砖混结构、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木结构等;

⑥建筑外墙材料类型:如实填写,常见的有实心黏土砖、空心黏土砖(多孔)、灰砂砖、加气混凝土砌块、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多孔)等;

⑦建筑外墙保温形式:如实填写,常见的有外保温、内保温、加芯保温等;

⑧建筑外窗类型:如实填写,常见的有单玻单层窗、单玻双层窗、单玻单层窗+单玻双层窗、中空双层玻璃窗、中空三层玻璃窗、中空充惰性气体等;

⑨建筑玻璃类型:如实填写,常见的有普通玻璃、镀膜玻璃、Low-e玻璃等;

⑩窗框材料类型:如实填写,常见的有钢窗、铝合金窗、木窗、断热窗等;

⑾附加项:1-3栏分项填写区分建筑用能特点情况的建筑基本情况数据,见表4.2.3。

附录B碳排放数据编码规则TCAppendixBCarbonemissiondatacodingrules\l1

碳排放数据编码(图B.0.1)应由18位符号组成,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位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编码

XXXXXX

X

XXXX

XX

X

X

X

00

用途编码

报送来源编码

时间颗粒度编码

碳排放来源编码

建筑识别编码

建筑类别编码

行政区域代码编码

图B.0.1碳排放数据编码示意图含义

1第1-6位数编码应为目标建筑(群)所在地区行政区划代码,行政区划代码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2260的有关规定,编码分到区、县(市)。

2第7位数编码应为建筑类别编码,应采用1位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建筑类别编码应符合表B.0.1-1的规定。

表B.0.1-1建筑类别编码

建筑类别

编码

办公建筑

A

商场建筑

B

宾馆饭店建筑

C

学校建筑

D

医疗卫生建筑

E

体育建筑

F

交通建筑

G

综合建筑

H

其他建筑

J

3第8~11位数编码应为建筑识别编码,应采用4位阿拉伯数字表示;根据建筑基本情况数据采集指标,建筑识别编码应由建筑所在地县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规定;建筑识别编码结合行政区划代码编码后,应保证各县市内所监测建筑识别编码的唯一性。

4第12、13位数编码应为碳排放来源类型(即建筑消耗终端能源类型),应采用2位阿拉伯数字表示,碳排放来源编码应符合表B.0.1-2的规定。

表B.0.1-2碳排放来源类型编码

能耗分类

编码

01

02

燃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人工煤气)

03

集中供热量

04

集中供冷量

05

06

汽油

07

煤油

08

柴油

09

建筑直接使用的可再生能源

10

其他能源

11

环境信息

12

制冷剂逸散

13

5第14位数编码应为建筑碳排放量核算、核查的时间颗粒度,应采用1位大写英文字母表示,颗粒度编码应符合表B.0.1-3的规定。

表B.0.1-3时间颗粒度编码

时间颗粒度

编码

小时

H

D

W

M

Y

6第15位数编码应为建筑碳排放量的报送来源,应采用1位阿拉伯数字表示,报送来源编码应符合表B.0.1-4的规定。

表B.0.1-4报送来源编码

报送来源

编码

能耗数据

1

碳排放数据

2

经济指标数据

3

其他数据

4

7第1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雄霸天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