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社品牌建设方案.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旅行社品牌建设方案

作为在旅游行业摸爬滚打近十年的“老旅游人”,我太清楚当下市场的残酷——打开手机随便刷几条旅游广告,都是“低价游”“爆款线路”的口号,点开看内容,行程单、服务标准都长得差不多;线下门店里,客人进来第一句话永远是“这趟多少钱?”“能再便宜吗?”。去年我们做客户调研时,有位退休教师拉着我的手说:“现在出去玩,景点都差不多,但总觉得少了点‘记忆点’,回来跟老姐妹聊天,都记不清是哪家旅行社带的团。”这句话像根针,扎得我心里发疼——当游客连品牌都记不住时,我们的竞争力又从何谈起?

基于多年一线经验与行业观察,我认为旅行社品牌建设不是简单的“打广告”或“设计LOGO”,而是一场从内到外的“基因改造”。它需要从定位、传播、服务到文化形成闭环,最终让游客在选择时能说:“我信这家,他们的服务不一样。”以下是我围绕“品牌建设”设计的具体方案,结合实操经验与行业痛点,力求可落地、有温度。

一、品牌定位:先回答“我是谁”,再考虑“如何被记住”

品牌定位是建设的起点,就像盖房子要先定地基——方向错了,后续投入越多越跑偏。前几年我们走过弯路:看到周边游火,就猛推“一日游”;亲子市场热,又跟风做“研学团”,结果线路一大堆,客人反而记不住我们的特色。后来痛定思痛,用三个月做了市场调研,才找到定位的关键。

1.1市场调研:用“游客的眼睛”看需求

我们联合第三方机构做了两轮调研(覆盖2000+有效样本),发现三个关键趋势:

游客不再只关注“价格”,超60%的受访者将“服务体验”列为首要考虑因素(比如导游是否贴心、突发问题处理是否及时);

“个性化”需求凸显,45%的年轻客群明确表示“不想走千篇一律的行程”;

“情感联结”成新增长点,近30%的家庭游客提到“希望旅行能留下共同回忆,甚至成为家庭传统”。

最触动我的是一位宝妈的原话:“我带孩子出去玩,不是为了拍多少照片发朋友圈,是想让他记住‘和妈妈一起做手工陶艺的下午’‘在民宿院子里看星星的晚上’。这些细节,比去了几个景点重要多了。”

1.2核心价值提炼:从“卖线路”到“卖体验”

结合调研结果,我们将品牌核心价值定为“有温度的旅行陪伴者”。这里的“温度”体现在三个层面:

情感共鸣:关注游客旅行中的“小确幸”,比如帮老人拍一张与老伴的合影、给孩子准备一份手写的“旅行笔记”;

个性化服务:拒绝“100人走同一条路”,提供“基础框架+N个可选模块”的定制模式(比如亲子团可加“非遗手作”,银发团可加“慢游讲解”);

长期陪伴:不仅做“一次性交易”,更要成为游客“每年旅行的第一选择”(比如为老客户设计“年度旅行纪念册”,记录他们的足迹)。

1.3目标客群聚焦:精准比“大而全”更重要

我们放弃了“覆盖所有年龄层”的贪心,锁定两类核心客群:

25-40岁家庭客群(占比60%):以亲子、夫妻为主,重视孩子成长体验与家庭互动;

50-65岁银发客群(占比30%):退休后时间充裕,偏好慢节奏、有文化内涵的深度游;

剩余10%留给年轻背包客(作为品牌活力补充,比如设计“城市微旅行”“小众徒步”线路)。

二、品牌传播:从“广撒网”到“精准打动”

定位清晰后,如何让目标客群“听见”“记住”“认同”是关键。以前我们总觉得“广告投得越多越好”,结果钱花了不少,转化率却低得可怜。现在明白:传播不是“喊话”,而是“对话”——用对的渠道,说对的故事。

2.1内容营销:用“真实故事”替代“硬广”

我们组建了“旅行故事官”团队(由导游、计调、游客共同参与),专门收集旅行中的暖心细节:

导游小王带银发团时,发现团里有位爷爷是抗美援朝老兵,悄悄联系当地纪念馆安排了一场“特殊讲解”,爷爷当场抹了眼泪;

亲子团里,妈妈想给孩子庆祝生日,导游提前和民宿老板借了烤箱,用草莓和饼干做了个“简易蛋糕”,孩子举着蛋糕喊“这是最棒的生日”;

去年雨季带团去山区,突遇滑坡阻断道路,司机师傅绕道3小时,导游全程给客人唱老歌解闷,客人后来写来感谢信:“这趟旅行,路难走,但心很暖。”

这些故事被做成短视频(配真实画面+原声音频)、图文推文,在微信、抖音、小红书发布。数据很喜人:这类内容的点赞率是硬广的5倍,超20%的新客表示“刷到你们的故事才决定下单”。

2.2私域运营:把“游客”变成“朋友”

我们建立了“会员成长体系”,从“新客-活跃客-忠客”分层运营:

新客:下单后24小时内,客服会发一条定制消息(比如“李女士,您定的三亚亲子团,我们帮您查了下周天气,记得给孩子带防晒衣哦~”);

活跃客:每月推送“专属旅行清单”(根据历史消费偏好,比如常带孩子的推“非遗研学”,爱山水的推“露营徒步”);

忠客:每年赠送“旅行特权”(比如免费升级房型、专属导游服务),邀请参与“旅行体验官”活动(试玩新线路,反馈意见)。

有位陈阿姨连续三年找我们带团,她原话是:“你们的小

文档评论(0)

【B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