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3297-2018 七彩山鸡种鸡养殖技术规程.docxVIP

DB34-T 3297-2018 七彩山鸡种鸡养殖技术规程.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DB34/T七彩山鸡种鸡养殖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七彩山鸡种鸡养殖的术语和定义、场址选择与建设、引种、饲养管理、疫病防控、记录与档案管理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境内七彩山鸡种鸡的规模化养殖场(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18596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16569畜禽产品消毒规范

NY/T388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5027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

NY5030无公害食品畜禽饲养兽药使用准则

NY5032无公害食品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

NY/T5038无公害食品家禽养殖生产管理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七彩山鸡Ringneckedpheasant

学名Phasianuscolchicus,属鸡形目雉科雉属,是经过人工选育的具有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的雉鸡品种,羽毛色彩鲜艳,具有金属光泽。

3.2种鸡Breederstock

用于繁殖后代的七彩山鸡,包括种公鸡和种母鸡。

3.3育雏期Broodingperiod

从雏鸡出壳至6周龄的饲养阶段。

3.4育成期Growingperiod

从7周龄至开产前的饲养阶段。

3.5产蛋期Layingperiod

种母鸡开始产蛋至淘汰的饲养阶段。

4场址选择与建设

4.1场址选择

4.1.1养殖场应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通风向阳、水源充足、交通便利且远离污染源的区域。

4.1.3场区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GB3095的规定,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NY/T388的规定。

4.2场区布局

4.2.1养殖场应分为生活管理区、生产区和隔离区,各区之间应有明显的界限和有效的隔离设施。

4.2.2生产区应位于主导风向的下风向,隔离区应位于生产区的下风向和地势较低处。

4.2.3场区内道路应分设净道和污道,两者不得交叉。净道用于运送饲料、种鸡等清洁物品,污道用于运送粪便、病死鸡等污染物。

4.3鸡舍建设

4.3.2鸡舍地面应采用水泥硬化处理,并向排水方向保持1%2%的坡度,便于清洗消毒。

4.3.3鸡舍墙面应光滑平整,便于清洗消毒,墙角应做成圆弧形,避免死角。

4.4设施设备

4.4.1饲养设备应包括料槽、饮水器、栖架、产蛋箱等,设备材质应无毒、耐腐蚀、易清洗消毒。

4.4.2料槽长度应保证每只种鸡有足够的采食空间,种公鸡不少于15cm,种母鸡不少于10cm。

4.4.3饮水器应保证清洁饮水供应,每100只种鸡配备不少于2个饮水器。

4.4.4栖架应设置在鸡舍内通风良好、光线较暗的位置,高度距地面6080cm,每只种鸡应有不少于15cm的栖架长度。

4.4.5产蛋箱应设置在安静、光线较暗的角落,每45只种母鸡配备1个产蛋箱,规格为30cm×30cm×35cm。

5引种

5.1种源选择

5.1.1应从具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鸡场引进种鸡或种蛋。

5.1.2引进的种鸡应符合品种特征,体质健壮,无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5.1.3引进种鸡时应索要种鸡场的免疫程序、检疫证明和系谱资料。

5.2引种要求

5.1.1引种前应对养殖场进行全面消毒,并准备充足的饲料、垫料和药品。

5.1.2运输过程中应避免种鸡受到惊吓、挤压和高温,运输时间不宜超过12小时。

5.1.3种鸡到达后应进行隔离观察,隔离期不少于30天,确认无疫病后方可混群饲养。

5.3种鸡选择

5.3.1种公鸡应选择体格健壮、羽毛光亮、冠髯鲜红、精神活泼、体重达标、无畸形缺陷的个体。

5.3.2种母鸡应选择体型匀称、羽毛丰满、骨盆宽大、肛门湿润、体重达标、无畸形缺陷的个体。

5.3.3种鸡群公母比例一般为1:81:10,可根据种公鸡质量适当调整。

6饲养管理

6.1育雏期管理

6.1.1育雏温度:13日龄3335℃,47日龄3032℃,以后每周降低23℃,直至室温。温度应保持稳定,避免温差过大。

6.1.2育雏湿度:110日龄相对湿度保持在65%70%,11日龄后逐渐降至55%60%。

6.1.3光照程序:13日龄采用24小时光照,光照强度3040勒克斯;47日龄采用20小时光照,光照强度2030勒克斯;8日龄后采用16小时光照,光照强度1520勒克斯。

6.1.4饲养密度:14周龄每平方米饲养2025只,56周龄每平方米饲养1520只。

6.1.5饲喂管理:雏鸡出壳24小时内应开饮,饮水中可添加5%葡萄

文档评论(0)

黄博衍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