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63
穴位埋线治疗女阴白色病损50例疗效观察
于亚玉曲玉蓉
(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惠侨科,广州市510515)
主题词穴位理线结扎外阴干皱症/穴位疗法
女阴白色病损又称外阴白斑,奇痒乃患者之最突出症状,治疗较难。笔者近5年来采用穴位埋线的方法治疗50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50例患者均为已婚妇女,全系我院门诊患者,年龄29^65岁,其中30岁以下2例,31~
45岁15例,46~60岁29例,60岁以上4例;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15年。患者最突出的症状是外阴奇痒。本组绝大多数病例由妇科转来,经局部检查,诊断明确。其改变为外阴部皮肤和粘膜有斑块状白色损害,有的呈明显白色,有的呈较浅之灰白色;形状大小不一,有的较局限,有的可波及到大小阴唇,甚至阴道口粘膜。粘膜白色病损表面光滑者28例,呈皮炎状粗糙者10例,萎缩无弹性者6例,皮肤粘膜无改变者6例。所有病例未发现有致病之相关系统因素。
2治疗方法
取穴:横骨、曲骨、血海;局部取穴:①大阴唇上端,②坐骨结节内上1寸。
操作:把3号羊肠线剪成3厘米长,浸泡在75%酒精瓶内备用。选准穴位,常规消毒,将羊肠线插入腰穿针内,对准穴位,快速透过皮下,再把针缓慢刺入适当的深度,避开血管,待病人有酸、胀、麻的感觉时,再将羊肠线轻轻推出,埋于穴位深部,出针时用无菌纱布轻压针孔,防止出血。操作要求横骨透曲骨穴,横刺;局部取穴,要从大阴唇两侧的上端,直刺到下端;血海穴要顺经斜刺,深度0.5寸,此穴反应较强,一般线长1厘米为宜。
疗程:每20天1次,3次为一疗程。
注意事项:羊肠线除了血海穴之外,长度不要少于3厘米,否则刺激量不够,影响疗效。出针时一定要用无菌纱布按压针孔,一是防止将羊肠线带出,二是防止出血。埋入的羊肠线,绝对不能外露,防止感染,如有外露,一定要将线抽出,重新操作。
3疗效观察
3.1疗效标准
治愈:疹痒症状消失,外阴皮肤粘膜颜色及弹性部分恢复正常。
好转:痉痒减轻,局部颜色无改变。
无效:经二个疗程治疗无改变。
3.2治疗结果
50例患者中,治愈12例,占24%;显效28例,占56%;好转9例,占18%;无效1例,占2%。有效率为98%。
4典型病例
梁X,女,57岁,干部,1990年10月8日就诊。自诉:外阴疫痒巧年。中药、西药都用遍,有时痰痒难忍用白酒洗,也只是止痒一时,痛苦难言。检查:外阴大阴唇粘膜变白,尚光滑,小阴唇粘膜变白且粗糙。诊断:外阴白斑。第一次穴位埋线治疗,痰痒症状明显减轻,第二次穴位埋线治疗,痰痒症状进一步好转,次数减少,程度减轻,外阴粘膜情况也有所好转,小阴唇粗糙部分也较前稍有光滑,第兰次埋线后,偶尔有痰痒,大阴唇粘膜一已变粉红,小阴唇粘膜已光滑,颜色呈花斑块样,部分粘膜已变红。总共经二个疗程治疗,患者的外阴粘膜基本恢复正常,为巩固疗效又治疗一个疗程,至今未复发。
5小结
会阴白斑为妇科常见病,多见于中老年妇女。本病系运化失调,脾虚热盛,肝郁生热,湿热下注所致。主症为会阴部奇痒,皮肤粘膜病损或局部组织粗糙增生,或萎缩性病变,给患者机体和精神造成痛苦。
我们采用具有消炎、止痛、止痒、抗过敏作用的埋线疗法,可软化局部组织,改善病变区的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增强细胞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