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托幼机构冬春季传染病防控技术指南(2025版)
托幼机构是儿童密集场所,冬春季因气温变化大、室内通风减少、儿童免疫力相对较低,易发生流感、诺如病毒感染、水痘、手足口病、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病的聚集性疫情。为科学指导托幼机构做好冬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保障儿童健康,结合当前传染病流行特征及防控要求,制定本技术指南。
一、日常防控管理
(一)环境与通风管理
托幼机构应每日对活动室、寝室、卫生间、走廊等公共区域进行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通风时间根据天气情况调整,无雾霾、雨雪等特殊天气时,每日至少开窗通风3次,每次30分钟以上;若使用空调或暖气,需每2小时开窗通风10-15分钟,避免穿堂风直吹儿童。通风时可轮流关闭部分教室门窗,确保儿童不受冷风侵袭。新装修或刚更换家具的教室,需延长通风时间至每日4次,每次40分钟,并配合使用空气净化设备。
(二)清洁与消毒规范
1.物体表面清洁消毒:桌面、椅面、玩具柜、门把手、水龙头等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每日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擦拭2次(晨间活动前、离园后各1次),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遇污染时(如呕吐物、分泌物),立即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液覆盖污染区域,作用30分钟后清理,再用清水擦拭。
2.地面清洁消毒:每日湿式清扫2次(上午、下午各1次),使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拖拭,重点清洁卫生间、走廊等易污染区域。拖布、抹布需分区使用(如教室、卫生间分开),用后及时清洗并浸泡于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中30分钟,悬挂晾干。
3.玩具与物品消毒:塑料、金属等耐湿玩具每日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浸泡30分钟,清水冲洗后晾干;布制、毛绒玩具每周清洗1次,阳光下暴晒4小时以上(若遇阴雨天,可用紫外线消毒灯照射60分钟,距离玩具不超过1米);图书每周用紫外线消毒灯照射60分钟,或使用臭氧消毒机消毒30分钟,消毒时需将图书摊开,避免堆叠。
4.卫生间消毒:便池、马桶每日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液刷洗2次(晨间、离园前各1次),小便池、洗手台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擦拭2次。卫生纸盒、垃圾桶等用品每日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擦拭,垃圾日产日清,垃圾桶内壁每周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液浸泡30分钟。
5.餐(饮)具消毒:碗、盘、杯等餐(饮)具每日使用后立即清洗,采用热力消毒(蒸汽或煮沸15分钟)或含有效氯250mg/L的消毒液浸泡30分钟,清水冲洗后沥干备用。消毒后的餐(饮)具需存放在专用保洁柜中,避免二次污染。
(三)餐饮食安管理
托幼机构食堂需严格落实《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食品原料采购应选择资质齐全的供应商,留存进货凭证至少6个月。加工食品时需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熟制食品中心温度需达到70℃以上。每日提供的食品需按品种分别盛放于清洗消毒后的专用容器内,在专用冷藏设备中存放48小时以上,每个品种留样量不少于125克,并标注留样时间、品名、加工人员等信息。食堂从业人员需持有效健康证明上岗,每日上岗前进行健康检查,若出现发热、腹泻、皮肤伤口或感染等症状,应立即脱离工作岗位,治愈后持医疗机构证明方可返岗。
(四)儿童卫生习惯培养
教师应通过游戏、儿歌、绘本等形式,引导儿童养成“勤洗手、戴口罩、不揉眼、不共用餐具”的良好卫生习惯。洗手需严格遵循“七步洗手法”,重点在餐前、便后、户外活动后、接触可能污染物品(如玩具、垃圾)后进行,洗手时间不少于20秒;无洗手条件时,可使用含酒精(≥60%)的免洗洗手液清洁。儿童需自备个人水杯、毛巾,不得混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内侧遮挡口鼻,避免直接用手捂嘴,用过的纸巾及时投入垃圾桶。
二、健康监测与报告
(一)全日健康观察
1.晨检:儿童每日入园时,保健医生需进行“一问、二看、三摸、四查”:询问家长儿童在家健康状况(有无发热、咳嗽、腹泻、皮疹等症状);观察儿童精神状态、面色、皮肤(有无皮疹、疱疹)、口腔(有无溃疡、疱疹);触摸额头、颈部判断有无发热;检查书包、口袋是否携带可能污染物品(如零食、药品)。晨检后做好记录,发现异常情况立即登记并通知班级教师。
2.午检:儿童午睡期间,值班教师每30分钟巡视1次,观察呼吸频率、面色、是否有异常哭闹;儿童起床后,保健医生再次检查体温、皮肤及精神状态,重点关注上午晨检正常但午睡后出现症状的儿童。
3.全日观察:班级教师需密切关注儿童在活动、进餐、如厕等环节的表现,若发现儿童出现发热(体温≥37.3℃)、咳嗽、流涕、呕吐、腹泻、皮疹、腮腺肿大等症状,立即报告保健医生复核,同时将儿童转移至临时隔离室(区),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
(二)缺勤追踪管理
儿童缺勤时,班级教师需在2小时内通过电话或微信联系家长,了解缺勤原因。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