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心理健康和德育考核试题及解析答案
一、心理健康部分试题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初二学生小宇因数学竞赛失利,连续一周情绪低落,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回家后拒绝与父母交流。根据心理健康的“适应良好”标准,小宇的表现最可能反映的问题是()
A.自我认知偏差
B.情绪调节能力不足
C.社会支持系统缺失
D.学习动机水平下降
答案:B
解析:心理健康的“适应良好”标准包括情绪稳定、社会适应等维度。小宇因具体事件引发持续情绪低落且影响日常功能,核心问题是未能有效调节负面情绪(如合理宣泄、认知重构),而非自我认知偏差(无自我否定言论)或社会支持缺失(未提及支持系统断裂)。
2.七年级(3)班开展“我的情绪日记”活动,要求学生每天记录3件引发情绪波动的事件及应对方式。这种活动最符合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A.主体性
B.发展性
C.活动性
D.协同性
答案:C
解析:心理健康教育强调“活动育人”,通过具体实践(如情绪日记记录)帮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情绪管理。主体性侧重学生主动参与,发展性侧重预防与促进,协同性侧重家校社合作,均不符合“通过活动达成目标”的核心特征。
3.面对同学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我最近好崩溃,不想活了”动态,正确的应对方式是()
A.私下截图发给其他同学讨论
B.立即私信询问“发生什么事了?需要我陪你吗?”
C.评论“别矫情,大家都不容易”
D.假装没看到,避免卷入麻烦
答案:B
解析:发现同伴出现心理危机信号(如自杀倾向表达)时,应遵循“及时关注、温和询问、寻求帮助”原则。选项B通过共情式提问建立沟通,符合危机干预的初级响应要求;A侵犯隐私且可能扩大伤害,C否定情绪加剧孤独,D放任风险均错误。
4.某生在日记中写道:“我个子比别人矮,体育总不及格,连好朋友都笑话我。”这种认知偏差属于()
A.灾难化思维
B.以偏概全
C.绝对化要求
D.情绪推理
答案:B
解析:以偏概全指用个别事件否定整体自我(如“体育不及格”泛化为“我什么都不行”);灾难化思维是夸大负面结果(如“考不好就完了”);绝对化要求是“必须”“应该”式强制认知;情绪推理是“我感觉糟糕,所以事情一定糟糕”。题干中由单一缺点否定自我,符合以偏概全。
5.心理老师设计“优点盲盒”活动:学生匿名写下班级同学的3个优点投入盒子,随机抽取后分享。该活动的主要目标是()
A.提升抗挫折能力
B.培养责任意识
C.改善同伴关系
D.增强时间管理
答案:C
解析:通过挖掘同伴优点并公开分享,可促进学生关注他人积极特质,减少人际偏见,进而改善同伴关系。抗挫折侧重应对困难,责任意识侧重承担义务,时间管理侧重效率,均与活动设计意图不符。
(二)情境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
情境1:九年级学生小林因父母近期频繁争吵,开始出现失眠、上课走神,且常因小事与同学发生冲突。班主任观察到这一变化后,联系心理老师共同干预。
问题:
(1)小林的心理状态可能处于什么阶段?依据是什么?(5分)
(2)心理老师与班主任应采取哪些具体措施帮助小林?(10分)
答案及解析:
(1)小林处于“心理困扰”阶段(非心理疾病)。依据:症状由明确应激源(家庭冲突)引发,持续时间较短(未超过2个月),社会功能部分受损(学习、人际受影响但未完全丧失),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
(2)干预措施:
①建立支持系统:与小林进行个体访谈,运用倾听、共情技术(如“父母争吵让你很不安吧?”),帮助其表达情绪;
②家庭沟通指导:联系家长,建议在孩子面前控制冲突频率,必要时安排家庭会谈,明确“父母矛盾与孩子无关”;
③同伴支持:引导班干部关注小林日常,邀请其参与小组活动转移注意力;
④放松训练:教授深呼吸、渐进式肌肉放松等技巧缓解失眠;
⑤认知调整:帮助小林区分“父母争吵”与“自我价值”(如“他们的矛盾不代表你不够好”),避免过度内归因。
情境2:小学五年级学生小美(化名)因身材较胖,常被同学取“小肥猪”“肉球”等绰号。最近她拒绝参加班级集体活动,称“反正大家都不喜欢我”。
问题:
(1)小美出现了哪些心理行为问题?(5分)
(2)作为班主任,如何通过班级活动改善这一状况?(10分)
答案及解析:
(1)心理行为问题:①社交退缩(拒绝集体活动);②消极自我认知(“大家都不喜欢我”);③情绪困扰(因嘲笑产生自卑、焦虑)。
(2)班级活动设计:
①主题班会“语言的温度”:通过情景短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知识竞赛活动题库(附答案).docx
- 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docx
- 2025年国家宪法日知识竞赛试题库(附答案).docx
- 2025年国家信访局公务员招录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
- 2025年国家信访局中心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国家信访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docx
- 2025年国家义务教育(心理健康)质量监测考试复习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小学生心理健康测试试卷及答案.docx
- 2025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心理健康测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 2025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心理健康测试题(附答案).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