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古诗词教学案例分享
古诗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其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审美能力的培养与文化精神的浸润。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真正走进诗词的意境,感受古人的情思,实现与文本的深度对话,一直是教学探索的重点。本文拟结合李白《将进酒》的教学实践,分享一些具体的教学思路与操作方法,以期与同仁交流探讨。
一、案例背景与教学目标的确立
《将进酒》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以其豪放不羁的风格、跌宕起伏的情感和富有张力的语言著称。对于中学生而言,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并不难,但要真正领会其“狂”背后的“愁”,感受诗人那种怀才不遇却又不甘沉沦的复杂心境,以及诗歌中所蕴含的生命意识与豪情壮志,则颇具挑战。
基于此,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1.知识与技能:疏通诗句,理解典故(如“陈王昔时宴平乐”),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和结构脉络。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意象分析、情境创设等方法,引导学生品味诗歌的语言特色和艺术手法,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李白诗歌的豪放风格,理解诗人在失意中依然执着追求人生价值的精神风貌,引发对生命意义的初步思考。
二、教学过程设计与实施策略
本课教学尝试打破传统的“串讲分析”模式,更侧重于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情感体验,大致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情境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导入环节,我并未直接揭示课题,而是先播放了一段古筝曲《广陵散》的片段,乐曲慷慨激昂又略带悲怆的旋律,迅速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随后,我提问:“同学们,听了这段音乐,你们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感受到了怎样的情绪?”引导学生自由发言。在学生分享了诸如“战场厮杀”、“英雄末路”、“壮志难酬”等感受后,我适时点出:“这种悲中有壮、狂放不羁的情感,与唐代一位伟大诗人的作品风格十分契合,他就是‘诗仙’李白。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他的千古名篇——《将进酒》,去感受那份极致的情感张力。”
此环节旨在通过音乐的感染力,营造与诗歌基调相符的氛围,初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期待,为后续的文本解读做铺垫。
(二)文本研读:在诵读与涵泳中入境
1.初读感知,正音明句:
首先请学生自由朗读,标记不认识的字词和读不准的节奏。随后教师范读,强调字音(如“馔”、“恣”、“谑”等)、节奏和语气的把握。例如,开篇“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雄浑壮阔,“朝如青丝暮成雪”的慨叹惋惜,都需要在朗读中体现。接着,学生齐读、个别读,教师进行点评指导,力求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初步感知诗歌的音韵美和气势。
2.再读梳理,把握脉络:
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梳理诗歌内容。可以设计问题:“诗人在宴饮的过程中,情感发生了哪些变化?”“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他当时的心境?”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找出关键诗句,如“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及时行乐,“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豪情,“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的愤世嫉俗,“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的旷达与无奈,直至最后的“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的狂放与决绝。通过梳理,学生能清晰地看到诗人情感的起伏变化,理解诗歌“悲——乐——愤——狂”的情感主线。
3.精读品味,涵泳意蕴:
这是教学的重点环节,需要引导学生对关键诗句进行深度剖析,品味语言的精妙和情感的内涵。
*意象的解读:例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引导学生思考:为何用黄河之水起兴?这意象有何象征意义?(象征时光流逝的迅猛、不可逆转,以及诗人内心的波澜壮阔。)“朝如青丝暮成雪”,以青丝白雪的鲜明对比,极写人生短暂,青春易逝。
*典故的运用:“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提及曹植,既是对曹植才华的仰慕,也是以曹植的怀才不遇自况,抒发内心的不平。引导学生思考典故的作用:使情感表达更含蓄深沉,增强诗歌的文化底蕴。
*情感的探究:针对“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提问:这仅仅是诗人的自我安慰吗?其中蕴含着怎样的人生态度?(既有对自身才华的高度自信,也有对现实不公的一种反抗和自我价值的肯定。)对于“但愿长醉不复醒”和“与尔同销万古愁”,则要引导学生理解“醉”的背后是清醒的痛苦,“愁”的内涵既有人生苦短的悲叹,也有怀才不遇的愤懑,更有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此环节强调“涵泳”,即让学生反复吟咏、细心体会,在与文本的对话中,逐步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理解诗歌的深层意蕴。教师的提问应具有启发性,避免直接给出答案,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拓展延伸:在比较与感悟中升华
在深入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可以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提升文化素养。
1.李白诗歌风格的比较:可以将《将进酒》与李白的其他诗作如《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工学一体化课程《小型网络管理与维护》任务4单元4教学单元活动方案.docx VIP
- 铜矿开采施工人员培训方案.docx
- 配电架空线路通道内树木砍伐修剪施工方案.docx VIP
- 中文网络成瘾量表修订版(CIASR).docx VIP
- 如何正确上颌架?.pptx VIP
- 《燕尾型配合工件说》课件.pptx VIP
- ISO 4210-8-2023中文+英文-自行车–自行车的安全要求-第8部分.pdf
- 超星尔雅学习通《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云南大学)》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T∕ZZB 1228-2019 强制式简易升降机.pdf VIP
- (正式版)S-H-T 3551-2024 石油化工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