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法治副校长开讲反诈第一课
“同学们,你们收到过‘游戏皮肤低价出售’的私信吗?遇到过‘客服主动退款’的电话吗?这些看似诱人的‘好事’,可能都是诈骗分子设下的陷阱!”新学期伊始,我校多功能报告厅内座无虚席,法治副校长王警官以一连串贴近青少年生活的问题开场,正式拉开了新学期“反诈第一课”的序幕。这场干货满满、互动热烈的反诈宣讲,为全校学子送上了一份实用的“安全防护指南”。
案例拆解:戳破青少年高发诈骗套路
“去年,我市一名初中生因轻信‘游戏账号交易’骗局,被诈骗分子以‘缴纳保证金’‘激活账号’为由,骗走了父母微信里的8000元;还有一名高中生在‘追星粉丝群’里,被所谓‘内部票务’诈骗2000元后被拉黑……”宣讲现场,王警官结合近年来青少年高发的诈骗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拆解了“网络诈骗”“游戏诈骗”“追星诈骗”“校园贷陷阱”四大常见骗局。
为了让学子更直观地感受诈骗套路,王警官通过PPT展示了诈骗分子的聊天记录、虚假网站界面、转账截图等证据,详细讲解了每类骗局的“三步走”套路:第一步“诱饵吸引”,以“低价福利”“专属权限”“紧急求助”等名义获取信任;第二步“诱导操作”,引导受害者私下转账、泄露个人信息、下载陌生APP;第三步“失联跑路”,得手后立即拉黑、注销账号,让受害者维权无门。“诈骗分子专门研究青少年的兴趣爱好,精准设套,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被‘贪小便宜’‘追星心切’的心理冲昏头脑。”王警官的提醒让现场学子纷纷点头。
针对当前流行的“AI换脸诈骗”“语音合成诈骗”等新型骗局,王警官特别强调:“现在的诈骗手段越来越隐蔽,诈骗分子可能会盗用你亲友的微信、QQ头像和昵称,甚至合成他们的声音、人脸视频来借钱、求助。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通过电话、视频等官方渠道核实对方身份,千万不要轻易转账!”
互动问答:精准破解学子反诈困惑
“王警官,我在游戏里认识的‘队友’说可以帮我代练升级,需要我提供账号密码,这靠谱吗?”“如果我不小心泄露了个人信息,该怎么办?”在互动问答环节,学子们踊跃举手,提出了自己在网络生活中遇到的反诈困惑。
王警官逐一耐心解答,结合具体场景给出实用建议:“游戏账号、密码、验证码是个人重要隐私,绝对不能泄露给任何人,代练代充大多是诈骗陷阱,不仅可能导致账号被盗,还可能泄露个人信息;如果不小心泄露了信息,要第一时间修改社交账号、游戏账号密码,关闭陌生人添加权限,必要时告知家长和老师,及时止损。”
为了检验学子的反诈掌握程度,王警官还设计了“反诈情景判断题”,通过“收到陌生短信说‘中奖10万元,需先缴手续费’,要不要相信?”“同学借钱但只发文字消息,要不要转账?”等贴近生活的情景,让学子现场判断并说明理由。现场学子抢答积极,正确率高达95%,充分展现了对反诈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实操教学:手把手教你反诈“硬技能”
“光知道骗局还不够,还要学会如何防范和应对!”宣讲中,王警官重点传授了反诈“三大硬技能”,让学子们既能“识骗”,又能“防骗”“反诈”。
第一招:“三查三不”防骗法则。王警官带领学子们一起牢记:“查对方身份是否真实、查平台资质是否正规、查信息来源是否可靠;不泄露个人隐私、不轻易转账汇款、不下载陌生APP。”同时提醒大家,遇到可疑情况时,要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或96110反诈咨询电话,寻求专业帮助。
第二招:手机反诈设置实操。王警官现场指导学子们在手机上开启“陌生来电拦截”“短信诈骗预警”功能,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并讲解了APP的使用方法:“这个APP可以自动识别诈骗电话、短信,还能查询诈骗案例、举报诈骗线索,是我们的‘反诈神器’,大家一定要让家长也一起安装使用。”
第三招:家庭反诈联动。王警官发起“家庭反诈约定”活动,鼓励学子们回家后与家长共同制定“家庭反诈公约”,约定“转账前先核实、陌生链接不点击、可疑信息及时说”,并向家长普及今天学到的反诈知识,形成“学生带动家庭、家庭守护校园”的反诈联动格局。
青春宣誓:共筑校园反诈防线
宣讲尾声,在王警官的带领下,全体学子高举右拳,庄严宣誓:“认清诈骗套路,坚守安全底线;保护个人信息,拒绝私下转账;警惕陌生来电,及时求助报警;争当反诈卫士,守护校园平安!”铮铮誓言回荡在报告厅内,彰显了学子们远离诈骗、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坚定决心。
“这堂反诈课太实用了!以前总觉得诈骗离自己很远,现在才知道原来有这么多针对我们青少年的骗局,学到的‘三查三不’法则和手机反诈设置,我马上就教给爸爸妈妈。”初一学子小轩说。班主任们也纷纷表示,这堂反诈第一课及时且必要,为新学期校园安全筑牢了第一道防线。
校长在总结时表示:“反诈教育是校园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法治副校长的专业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