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年大学《考古学》专业题库——古代商业贸易和海上活动的考古证据
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丝绸之路
2.海上丝绸之路
3.贸易港口遗址
4.沉船考古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特点及其考古学证据。
2.古代贸易活动中,考古学如何识别和区分本地生产与外来输入的商品?
3.阐述度量衡考古在研究古代商业贸易史中的具体作用。
4.比较唐代与宋代港口遗址在考古学面貌上的主要差异及其反映的贸易变化。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结合具体的考古实例(遗址或遗物),论述考古证据在揭示古代区域间贸易网络形成与演变方面的重要价值。
2.选择一个中国历史上的重要贸易港口(如泉州、扬州或广州),结合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分析其在特定历史时期(如宋元或明清)的贸易功能、地位及其影响。
试卷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丝绸之路:指古代中国与西方(包括中亚、西亚、南亚乃至欧洲)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最初以丝绸贸易为特色,后发展为综合性的陆上交通网络,涉及货物、技术、文化、宗教等的传播。
**解析思路:*定义需包含核心特征(中国-西方)、主要形式(陆上)、历史意义(经济文化交流)及起源(丝绸贸易)。
2.海上丝绸之路:指古代中国通过海洋进行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通道网络,与陆上丝绸之路相对。其路线、港口、贸易商品随历史时期变化,是连接中国与东南亚、南亚、西亚、非洲乃至欧洲的重要纽带。
**解析思路:*定义需包含核心特征(海洋)、主要形式(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与陆路对比及历史演变性,并提及主要连接区域。
3.贸易港口遗址:指因古代商业贸易和海上活动而兴盛、遗留下来的具有港口功能的人类聚落或遗址群。通常包含港口设施、仓储设施、船坞、商业街区、居住区、宗教设施等遗迹遗物,是研究古代贸易路线、商品流通、港口经济、城市形态的重要对象。
**解析思路:*定义需包含成因(贸易活动)、本质(聚落/遗址群)、核心功能(港口)、主要构成要素(港口、仓储、居住等)及其研究价值。
4.沉船考古:指对沉没于水下的古代船舶及其所载货物、船员遗骸等遗迹遗物的考古发掘、调查和研究工作。沉船是研究古代造船技术、航海技术、贸易路线、商品种类、港口状况、古代社会生活等方面不可多得的“活”标本和直接证据。
**解析思路:*定义需包含对象(沉船及其载物)、工作性质(考古发掘/调查/研究)、研究内容(造船、航海、贸易、社会等)及其珍贵性(直接证据)。
二、简答题
1.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特点及其考古学证据。
**特点:*路线以南海为主,向北经闽江、长江入长江中下游;贸易对象以东南亚、南亚为主,部分可达西亚;主要商品为丝绸、漆器、铁器、铜器等输出,输入以香料、珍宝、药材、木材等为主;港口有徐闻、合浦等;官方管理逐步加强(如设置珠崖、儋耳郡)。
**考古证据:*合浦汉墓出土的罗马玻璃杯、安息琉璃瓶等西方器物;广东、广西沿海及海南岛发现的汉代铜钱、铜镜、铁器、陶器等贸易品;徐闻等港口遗址的初步勘探发现的汉代建筑基址、陶器窑址等。
**解析思路:*首先概括汉代海丝的主要路线、贸易伙伴、商品构成和官方管理特点。然后重点列举考古发现作为支撑,如输出地(合浦墓)的输入品、输入地(沿海)的输出品、港口地带的遗迹遗物,证明这些特点的存在。
2.古代贸易活动中,考古学如何识别和区分本地生产与外来输入的商品?
**方法:*
*器物类型与风格分析:本地产品通常具有区域性、传承性的类型和风格特征,而外来输入品则呈现不同的器类组合、造型、装饰风格,有时甚至带有原产地的明显印记。
*材质分析:通过科技考古手段(如X射线荧光分析、成分对比)检测器物的材质来源。某些特殊材质(如外来宝石、金属矿产)或加工工艺(如特定釉料配方、铸造技术)可用于判断是否为本地生产。
*纹饰与符号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纹饰图案、文字标记等具有独特性,可用于区分商品来源。
*分布密度与区域差异:某些特定商品在特定区域内的考古发现密度显著高于其他区域,可推断为本地生产或主要输入来源。
*共存关系分析:分析不同商品在同一遗址或文化层位中的共存关系,结合已知的生产中心和贸易路线进行推断。
**解析思路:*阐述考古学识别外来商品的主要方法,涵盖形态风格、材质成分、纹饰符号、分布规律、共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年大学《生态学》专业题库—— 人类行为对生态系统的影响.docx
- 2025年大学《隆迪语》专业题库—— “研究拉脱维亚南瓜伊维语在商业广告中的表现手法”.docx
- 2025年大学《卢旺达语》专业题库—— 卢旺达语方言在青年交流中的传播效果.docx
- 2025年大学《会展》专业题库—— 会展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策略.docx
- 2025年大学《化学测量学与技术》专业题库—— 生物化学测量技术在健康检测中的应用.docx
- 2025年大学《新闻学》专业题库—— 新闻学专业的学科研究与实践.docx
- 2025年大学《会展》专业题库—— 会展行业的职业规划与发展.docx
- 2025年大学《核物理》专业题库—— 亚原子粒子在核物理中的研究.docx
- 2025年大学《会展》专业题库—— 会展新媒体营销与传播策略.docx
- 2025年大学《生态学》专业题库—— 生态经济学中资源配置的优化问题.docx
- 建筑工程安全保证体系与措施.pdf
- 第七章 运动和力 小专题(三) 速度的图像及计算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pptx
- 专题02 氮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考点(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pptx
- 第三单元学习项目一+多样的复调(第一课时)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简谱)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pptx
- 1.5 科学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课件高一下学期物理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pptx
- 第三单元第3课《制陶》课件+2025-2026学年辽海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pptx
- 9.2 把握适度原则 高二政治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pptx
- 25秋同步导学化学九下粤教科学版教学资源9.4 化学与健康.docx
- 专题2 物质的变化-中考化学复习(人教版2024).pptx
- 15小虾课件-三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ppt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