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机构认知障碍老年人照护指南.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养老机构认知障碍老年人照护指南

认知障碍老年人由于大脑功能退化,常表现出记忆减退、定向力障碍、语言表达困难、行为异常等症状,照护需兼顾生理需求与心理特征,通过环境调整、个性化干预、多维度支持帮助其维持功能状态,提升生活质量。以下从十个核心维度展开具体照护策略:

一、环境适应性改造与安全管理

认知障碍老年人对环境变化敏感,需构建“可预测、低刺激、高支持”的居住环境。

1.空间布局:保持房间布局固定,减少家具变动。卧室与卫生间、活动区尽量直线连通,避免复杂拐角;床旁设置夜灯(色温3000K以下),卫生间安装扶手(高度80-90cm)、防滑地垫(摩擦系数≥0.6),淋浴区设坐凳。

2.视觉提示:使用高对比度标识(如黄色门贴配深蓝色墙面)标注卫生间、餐厅位置;衣柜内按穿着顺序悬挂衣物(上衣→裤子→袜子),抽屉外贴照片(如“秋装”“内衣”)辅助识别。

3.感官调节:活动区避免强光直射(照度300-500lux),减少噪音(控制在50分贝以下),可播放白噪音(如雨声)缓解焦虑;摆放老人熟悉的物品(老照片、旧收音机),增强环境认同感。

4.防走失措施:为易漫游老人佩戴定位手环(设置电子围栏),在机构入口处安装感应门铃;员工统一着装,避免陌生人频繁进出引发紧张。

二、日常生活能力维持与辅助

以“补偿性照护”为原则,鼓励老人完成力所能及的活动,延缓功能衰退。

1.穿衣照护:选择前开襟、宽松、无复杂纽扣的衣物(如魔术贴外套),提前取出当日衣物平铺在床上(上衣在上,裤子在下);若老人拒绝穿某件衣服,可提供2-3件相似款式让其选择;穿衣时配合语言提示:“先伸左手,对,像以前上班那样”,避免催促。

2.进食管理:观察咀嚼吞咽能力,轻度障碍者给予软食(如煮软的面条、剁碎的肉末),中度障碍者改为糊状食物(如土豆泥拌肉末),重度障碍者使用增稠剂调整液体黏度;进食时保持坐位(床头抬高30-45度),喂食速度以“每口咀嚼10次”为宜,避免说笑防止误吸;若老人拒食,可尝试用其熟悉的餐具(如旧瓷碗),或播放家乡音乐营造进食氛围。

3.如厕照护:制定如厕时间表(晨起、餐后1小时、睡前),提前10分钟提醒:“我们一会儿要去卫生间哦”;若老人尿湿裤子,避免责备,轻声说:“可能今天裤子太滑了,我们换一条”;观察排便规律,3天未排便时可腹部按摩(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打圈),或遵医嘱使用开塞露(避免长期依赖)。

4.睡眠干预:白天增加日照(上午10点前30分钟),减少卧床时间(午睡≤1小时);睡前1小时关闭电视,调暗灯光,用温水泡脚(水温38-40℃);若老人夜间躁动,可陪伴其在房间内慢走,轻声说:“晚上了,我们一起看看星星”,避免强行按回床上。

三、异常行为的识别与干预

认知障碍老人的攻击、漫游、重复提问等行为多为“需求未被理解”的表达,需通过“观察-分析-应对”三步法处理。

1.激越行为(如推搡、喊叫):首先检查是否身体不适(疼痛、尿急),观察环境是否过度刺激(人多、噪音);若因疼痛,及时联系医生;若因环境刺激,引导至安静区域,用其喜欢的物品转移注意力(如递上旧围巾);避免正面冲突,不强行阻止,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

2.漫游行为(无目的走动):分析是否因“无聊”(活动不足)或“寻找”(如找家、找亲人);若因无聊,提供低强度活动(折叠毛巾、串珠子);若因寻找,用照片或视频安抚:“您看,这是您家的老房子,现在您在我们这儿,我们陪您”;为易跌倒老人选择防滑鞋,在活动区设置环形步道(长度10-15米)满足行走需求。

3.重复行为(如反复开关抽屉):不强行制止,可提供替代物品(如旧钥匙串)让其操作;若反复提问“什么时候回家”,每次回答保持一致:“吃完晚饭,我们一起看您家的照片”,避免说“您已经在家了”引发争执。

4.睡眠颠倒(白天睡、晚上醒):白天每小时唤醒一次,进行简单活动(散步、做手指操);夜间减少不必要的护理操作(如非必要不翻身),若老人醒来,可陪伴轻声说话:“晚上了,我们盖好被子,明天早上吃您喜欢的粥”。

四、有效沟通技巧与情感联结

沟通时需结合语言、表情、肢体动作,传递尊重与理解。

1.语言调整:使用短句(“我们洗手”而非“请您去卫生间洗手”),语速放慢(每秒2-3字),重点词重复(“吃饭,我们现在吃饭”);避免反问(“你不记得了吗?”)和否定(“别乱跑”),改用肯定句(“我们在这边走”)。

2.非语言沟通:交流时保持视线平齐(蹲下或坐矮凳),微笑、点头传递善意;轻触手背、肩膀(观察老人反应,若抗拒则停止);用手势辅助表达(指嘴巴表示“吃饭”,指眼睛表示“睡觉”)。

3.情感回应:当老人讲述“过去的事”(即使与事实不符),不纠正,认真倾听:“您说的那

文档评论(0)

yclsb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