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医院胃管置入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胃管置入术是临床护理工作中一项基础且重要的操作技能,广泛应用于胃肠减压、鼻饲营养、给药及诊断等方面。规范的操作流程和细致的注意事项是确保治疗效果、保障患者安全的关键。本文将详细阐述胃管置入的操作流程与核心注意要点,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一、操作前准备
在进行胃管置入前,充分的准备工作是顺利操作的前提。
(一)评估与沟通
首先,需全面评估患者状况。包括患者的病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鼻腔有无畸形、鼻中隔偏曲、鼻腔黏膜有无破损、出血及炎症。同时,了解患者有无假牙、吞咽功能是否正常,既往有无食道静脉曲张、食道梗阻等禁忌症。与患者(或其家属,若患者意识不清)进行有效沟通,解释操作目的、过程、可能出现的不适及配合要点,争取理解与合作,以减轻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这对于提高操作成功率至关重要。
(二)操作者准备
操作者需衣帽整洁,修剪指甲,认真执行手卫生规范(洗手或手消毒),戴口罩、帽子。
(三)用物准备
根据操作需要,备齐并检查用物:
*治疗盘内放置:一次性胃管(根据患者年龄及病情选择合适型号)、治疗碗、弯盘、镊子、止血钳、纱布、石蜡油棉球(或专用润滑剂)、棉签、胶布、听诊器、50ml或20ml注射器。
*若用于鼻饲,另备鼻饲液及温开水;若用于减压,备胃肠减压器。
*检查胃管是否通畅,有无破损、漏气;注射器是否完好。
二、具体操作步骤
(一)摆体位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对于清醒能配合者,取半坐卧位或坐位;对于昏迷或不能坐起者,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防止呕吐物误吸。
(二)选择与清洁鼻孔
观察两侧鼻腔,选择通畅、无黏膜损伤的一侧鼻孔。用棉签蘸温开水清洁鼻腔,去除鼻腔内的分泌物,以减少插入时的阻力和感染风险。
(三)测量胃管插入长度并标记
测量方法通常有两种:
1.从鼻尖至耳垂再至剑突的距离。
2.从发际至剑突的距离。
测量后,在胃管上用胶布做好标记,此为预估插入长度。
(四)润滑胃管前端
用止血钳夹取石蜡油棉球(或挤出专用润滑剂),均匀涂抹于胃管前端约15-20厘米处,润滑胃管,以减轻插入时对鼻咽、食道黏膜的刺激和损伤。注意避免润滑剂误入气管。
(五)插入胃管
一手持纱布托住胃管,另一手持镊子夹住胃管前端,沿选定的鼻孔轻轻插入。
*当胃管通过鼻咽部(约10-15厘米处)时,清醒患者可嘱其做吞咽动作,顺势将胃管向前推进。若患者出现恶心,应暂停片刻,嘱患者深呼吸,待症状缓解后再继续插入。
*对于昏迷患者,可将其头部稍向后仰,当胃管插入至咽喉部(约15厘米处)时,用左手将患者头部托起,使下颌靠近胸骨柄,以增大咽喉部通道的弧度,便于胃管顺利通过食管口。
*插入过程中,动作应轻柔、缓慢,避免暴力插入,如遇阻力切勿强行推进,应检查胃管是否盘曲在口腔内或误入气管,必要时拔出重新插入。
(六)确认胃管在胃内
当胃管插入至标记长度后,需立即确认胃管是否在胃内,这是确保安全的关键步骤,可采用以下方法联合判断:
1.抽吸胃液法:用注射器连接胃管末端,进行抽吸,若能抽出胃液,则初步判断在胃内。同时观察胃液的颜色和性状,并可测定胃液pH值(pH≤5.5),这是目前确认胃管在胃内最可靠的方法。
2.听气过水声法(辅助):用注射器抽取10-20ml空气,连接胃管末端,将听诊器置于患者上腹部(剑突下),快速注入空气,同时听诊有无气过水声。但此法有一定误差,不能单独作为确认依据。
3.观察胃液外观:抽出的胃液通常为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或微混液体。
4.观察胃管末端:将胃管末端置于盛有水的治疗碗内,观察有无气泡逸出。若有大量气泡且与呼吸一致,则提示误入气管。
确认胃管在胃内后,方可固定并进行后续操作。对于首次置入或怀疑位置异常者,建议拍摄X线片确认,这是金标准。
(七)固定胃管
确认胃管在位后,用胶布将胃管固定于鼻翼及面颊部。固定要牢固,防止胃管脱出或移位,但也要注意避免压力性损伤,特别是鼻翼部位,可垫以小纱布保护皮肤。胶布应每日更换,如有污染、松动应及时更换。
(八)连接装置
根据医嘱,若用于胃肠减压,则连接胃肠减压器,并妥善固定引流管;若用于鼻饲或给药,则关闭胃管末端(可用夹子夹紧或反折后用纱布包裹系紧),待使用时再打开。
(九)整理用物与记录
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分类处理医疗垃圾。记录胃管置入的日期、时间、长度、确认方法、患者反应及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若为减压)。
三、注意事项
(一)严格无菌操作与查对制度
操作全过程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原则,防止医源性感染。同时,认真执行查对制度,核对患者信息、胃管型号、置入目的等。
(二)关注患者反应,确保安全
操作中及操作后应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呛咳、呼吸困难、紫绀等误入气管的表现,一旦发生,应立即拔出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阿里斯顿VL70VH3.0EVOAG+WH说明书.pdf
- GB50154-2009地下及覆土火药炸药仓库设计安全规范.docx VIP
- 软质岩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标准DB62_T 3285-2024.docx VIP
- 《JJG1006-2005-煤中全硫测定仪检定规程》.pdf
- 华中师范大学841有机化学2018年考研真题.pdf VIP
- 高质量数据集 建设指南.pdf
- 新12J07室外工程-标准图集.docx VIP
- 基于PLC的全自动洗衣机控制系统设计.docx VIP
- KDOQI血液透析充分性临床实践指南2015更新版-开始血液透析的时机解读.pdf VIP
- T CALC 09—2025 免陪照护服务基本规范.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