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第17~18课)教案.docxVIP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第17~18课)教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6页共28页

10)清朝户籍管理与征调赋税分开

清朝普通户籍基本沿袭明制,但由于政府赋役越来越倾向于向土地摊派,户籍管理相对松弛。到康熙年间赋役实行固定丁银、摊丁入亩后,户籍作用大为削弱。

乾隆年间,朝廷谕令户籍永停编审,此后政府只是按照一定的组织制度登记人口数量。

过渡:古代政府管理户籍的根本目的是掌握人口变动情况,以便征发赋役。随着清朝废除人头税,户籍制度的作用大为削弱,这体现出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演变趋势。户籍的编制和管理一般以基层组织为单位进行,那么,中国古代设置了哪些基层组织呢?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二子目的探究。

二、历代基层组织与基层社会治理,首先要从基层组织开始学习

1.基层组织

从秦汉到明清,县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下设直接管理民众的基层组织。

秦汉时期

我们来看一段材料——

材料五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史记·商君列传》

第7页共28页

问题:请同学们依据材料指出商鞅变法时期基层管理的特点。

提示:

商鞅变法时期基层管理的特点是:基层民众相互监督。

过渡:我们来看一下图例材料

1.基层组织形态

1.基层组织形态

(1)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县下设乡和里。材料

里(行政事务)

均由本地人担任

(传递政令维护治安)基层民众自我管理

乡亭

秦朝

秦汉时期,县下设乡和里。乡设三老,掌教化;设啬(注音)夫,掌狱讼、赋税;设游徼,掌捕盗。里设里正。乡里之外有亭,设亭长,负责传递政令和维护治安。乡官、里正、亭长都由本地有产业、有德行的人担任。

后代沿袭这种乡里制度,稍有变化。

(2)唐朝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城内设坊,郊外设村,设里正、坊正、村正

(3)明朝实行里甲制,十户为一甲,一百一十户为一里,设甲首、里长

接着我们来学习基层社会治理——

第8页共28页

2.基层社会治理

历代政府注重建立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机制。

(1)秦汉时期的什伍组织,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互相监督。

(2)唐朝的邻保制度,以四家为邻,五邻为保,彼此之间相互监督。北宋王安石实施的保甲制即渊源于此。

(3)明朝王守仁任南赣巡抚时推行十家牌法,要求十家总编为一牌,开列各户姓名,由十家轮流收掌,每日沿门按牌察看动静,发现有面生可疑之人,就向官府举报。

(4)清初实行里甲制,后来改而推行编制严密的保甲制:从城市到乡村,以十户为牌,设牌长;十牌为甲,设甲长;十甲为保,设保长。每户给印牌一张,写明本户丁口、从业状况,户内外/有人外出/或有客来访都要注明;保长、甲长、牌长每天傍晚稽查各户有无

异样。

至此,兼具区划和户籍管理性质的乡里制与旨在维护社会治安的保甲制合一。也就是说,历代基层组织既是赋役制度征发的基础,也是地方治安、社会治理的基层组织。

过渡:我们来看下面的材料——

材料六(乾隆)二十二年更正保甲之法:一、顺天府/五城所属村庄/暨/直省各州县乡村,每户岁给门牌。十户为牌(奇零散处,通融编列),立牌长;十牌为甲,立甲长;三年更代。十甲为保,立

第19页共28页

农奴的竞争,捍卫同行业者的共同利益,也为了垄断本行业生产和经营,避免同行业之间的竞争,城市手工业者按行业组成特殊的团体一一行会……行会的发展有利于不同行业之间社会分工的扩大,有利于劳动技能的传承、生产经验的积累和产品质量的改善,从而促进商品生产的发展。

为了确保商业贸易的独占权和其他权益,城市商人也联合起来组建自己的团体——商人公会,简称商会,商会在规范城市商品交易、防止无序的恶性竞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孟广林《世界中世纪史》

这段材料说明的是欧洲中世纪的行会和商会。

总结:城市里的手工业者和商人组成行会或商会,规范手工业者和商人的经营活动。行会或商会上层分子把持城市政权,行使城市治理的职责。

(3)基督教会在基层治理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自古以来,婚丧嫁娶是基层社会治理面对的主要问题之一。在中古时期的西欧,无论是结婚还是离婚,都必须获得教会的许可。图片出自1330年前后海德堡的一册手抄本,它反映了教士宣布解除婚姻,把丈夫、妻子和子女分离开的场面。

思考:教会在中世纪的西欧起到怎样的作用?

【提示】作用:教会在西欧社会基层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影响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第20页共28页

2.近代西欧民族国家产生,各国继承地方自治传统的基础上,加强了对基层治理的管理

(1)英国在1835年颁布法律,确立了英国近代自治市制度。

法案规定自治市政府和议会都由当地选民选举产生,地方征税所得也由自治市自主开支,但必须接受

文档评论(0)

文档之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创作者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